梦远书城 > 刘义庆 > 世说新语 | 上页 下页
一九九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儁才。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已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①秀别传曰:秀与嵇康、吕安为友,趣舍不同。嵇康傲世不羁,安放逸迈俗,秀雅好读书,二子颇以此嗤之。后秀将注庄子,先以告康、安,康、安咸曰:此书讵复须注,徒弃人作乐事耳。及成,以示二子,康曰:尔故复胜不?安乃惊曰:庄周不死矣。后注周易,大义可观,而与汉世诸儒互有彼此,未若隐庄之绝伦也。秀本传或言秀游托数贤,萧屑卒岁,都无注述,唯好庄子,聊应崔撰所注,以备遗忘云。

  《竹林七贤论》云:秀为此义,读之者无不超然,若已出尘埃而窥绝冥,始了视听之表。有神德玄哲,能遗天下,外万物,虽复使动竞之人顾观所徇,皆怅然自有振拔之情矣。】

  【②《文士传》曰:象字子玄,河南人。少有才理,慕道好学,笃志老、庄,时人咸以为王弼之亚。辟司空掾、太傅主簿。】

  【③《文士传》曰:象作庄子注,最有清辞遒旨。】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