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刘义庆 > 世说新语 | 上页 下页 |
二四三 |
|
殷荆州曾问远公①,《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②远公笑而不答。 【①张野《远法师铭》曰:沙门释惠远,雁门楼烦人。本姓贾氏,世为冠族。年十二,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年二十一,欲南渡就范宣子学,道阻不通,遇释道安以为师。抽簮落发,研求法藏。释昙翼每资以灯烛之费。诵鉴淹远,高悟冥赜。安常叹曰:道流东国,其在远乎!襄阳既没,振锡南游,结字灵岳。自年六十,不复出山。名被流沙,彼国僧众皆称汉地有大乘沙门,每至燃香礼拜,辄东向致敬。年八十三而终。】 【②《东方朔传》曰: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余里。樊英别传曰:汉顺帝时,殿下钟鸣,问英,对曰:蜀岷山崩。山于铜为母,母崩子鸣,非圣朝灾。后蜀果上言山崩,日月相应。二说微异,故并载之。】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