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司马光 >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 上页 下页


  孔门以颜回为德行之首,于其问仁,则曰“天下归仁焉”;于其问为邦,则告以虞、夏、商、周之政。何哉?以其德行举而错之事业,则所谓言语、政事、文学,皆其所优为者。孔子所以称其贤,则其心固以王佐许之矣。若余子,未免夫货殖者、昼寝者、无所取材者,难与并为仁者,恶可与颜氏子同年语哉?孔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盖言难其人也。

  大丞相温国文正司马公,出于去圣数千岁之后,其公忠直亮,根于性质之自然,非勉而中、思而得者。见于修身践言,则孝弟忠信,虽蛮貊而可行,在屋漏而不愧。至其施诸政事,则关百圣而不惭,蔽天地而不耻。其发为文章,则探阴阳造化之赜以丰其源,躬仁义礼乐之实以沃其膏,酌圣贤出处之正以厉其操,通古今因革之变以博其施,非徒载之空言也。是文也,君天下者得之,足以鉴兴衰,通治体;公卿大夫得之,足以劝忠嘉,尽臣节;士庶人得之,足以检身厉行,为君子之归;以至山颠水涯,幽人放客得之,则浩歌流咏,斟酌厌饫,随取随足。夫丹青可渝,而公之文不可朽也;金石可磨,而公之文不可磷也;山可摧,泽可涸,而公之文愈久愈新,垂世而亡穷也。

  公又尝著《资治通鉴》,备论前世君臣善否之迹,与其理乱兴亡之证,别为一书。公非有意于立文者,然将以鼓吹六经,羽翼名教,则肆笔为言,不约而成章。古语曰:“木有文而水有波,虽欲更之,无奈之何。”韩愈曰:“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昔颜渊死,孔子曰:“噫,天丧予。”悯王道之无传也。公立朝大节,辅相勋庸,凛凛在人耳目。公虽云亡,斯文未丧,学者传诵,非独得其言、得其书而已。

  文集凡八十卷,为二十八门,其间诗赋、章奏、制诏、表启、杂文、书传,无所不备,实得于参知政事汝南谢公。谢公语峤曰:“艰虞以来,文籍散亡。子曾大父杂端公,熙宁二年坐诋时政,及再缴诏敕还中书,谪守九江,一斥不复。司马公时营救甚力,章疏具载国史,天下所共知之。”且趣峤叙其首,镂行于世。峤虽浅陋未学,然服膺此书旧矣,矧复世笃忠义之契,顾何敢以不敏辞?

  绍兴二年岁在壬子九月旦,左朝请郎、直徽猷阁、权发遣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吴兴刘峤谨序。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