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司马光 >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 上页 下页
祔庙议


  《礼》:“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太祖之庙,万世不毁,其余昭穆尽则毁之,示有终也。自汉以来,天子或起于布衣,以受命之初,太祖尚在三昭三穆之次,故或祀四世,或祀六世。其太祖以上之主,虽属尊于太祖,亲尽则迁。故汉元帝之世,太上庙主瘗于寝园。魏明帝之世,处士庙主迁于园邑。晋武帝祔庙,迁征西府君;惠帝祔庙,又迁豫章府君。自是以下,大扺过六世则迁其神主。盖以太祖未正东向之位,则止祀三昭三穆;若太祖已正东向之位,则并三昭三穆为七世矣。

  唐高祖初立,祀四世,太宗增祀六世。及太宗祔庙,则迁洪农府君神主于夹室;高宗祔庙,又迁宣皇神主于夹室,皆祀六世,此前代之成法也。惟明皇立九室,祀八世,事不经见,难可依据。今若以太祖、太宗为一世,则大行皇帝祔庙之日,僖祖亲尽,当迁于西夹室,祀三昭三穆,于先王典礼及近世之制,无不符合。太庙更不须添展一室。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