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司马光 > 司马光文集 | 上页 下页 |
景仁又答书 |
|
某启:辱书言考工记及刘歆所铸斛,并素问病原,不可不复。窃谓舜巡四岳,则同律度量衡。孔子曰:“谨权量,四方之政行焉。”以是知圣人之于尺量权衡恃以为治者,而尺量权衡必本于律,律必有声,以考其和,此乐之所由作也。周之鬴,汉之斛,其法具存。魏晋以来,其尺至有十五种,盖由横黍纵黍所为,而不禀于律也。然卒不能作乐,止用旧声,终唐之世,无变改者。至周王朴,始用魏、晋所弃之法,遂以仲吕为黄钟。太祖皇帝患之,特下一律。仁宗皇帝留意数十年,终无所得。及上仙,太皇犹以李照、胡瑗所铸铜律置神御前。然李照以纵黍累尺与今太府,其律又应古乐,而钟磬才中太蔟,是乐与律自相矛盾也。 胡瑗之乐,君实详知之,此不复云。前岁议乐,按太常鏄钟,皆有小大轻重,非三代不能为。然最大者今为林钟,而仲吕乃居黄钟子位,考之正差五律,与前后言者相符,虽经镌凿,尚可补治,若以大小次之,必得其正。近又用李照之乐,则不若仲吕之愈也。何则?太蔟商声,宋子京所谓“君实寄于臣管”是也,是大不可。又况十二律皆有清声,花日新撰谱,与郑、卫无异,而以荐郊庙,可乎?《考工记》,世以为汉儒所为,汉志载刘歆之说牵合,某亦于二书深疑之。近因鬴斛考其制作,不复疑矣。 又知太府之尺与权衡,皆古之禀于律者,惟量出于晋、魏之贪政,与律不合,须君实面言乃悉。窃以为论此者,今世无如吾二人讲求问难之多而且久也。得君实来,协同其说,以破千余年之惑,为后世之传,则吾徒事业,固亦不细矣。难兄若朝夕来,不敢奉邀,候归陕,岁首垂访,春中却同入洛,幸也。刘康公论极佳,此诚非举人之所能到。然素问专主于医,非黄帝莫能为者。某至颖昌,已再读矣,须有所得,恨读之之晩。《病原》乃申《素问》之说,易为观览。若君实不倦,亦不可忽,于身大有所益。圣人之于后世如此。但恐未可焚烧鬴斛费铜炭则然,亦不可错弃。恃念。不宣。某再拜。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