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司马光 > 司马光文集 | 上页 下页 |
秉国论中和书 |
|
中之说有二:对外而为言,一也,无过与不及,一也。喜怒哀乐之未发,漠然无形,及其既发,然后见其中节与不中节也。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人之心虚则明,塞则暗。虚而明,则烛理而无滞,应物而不穷。喜怒哀乐之发,有不中节乎?中节则无过与不及矣,有不和乎?在《易》之卦,虚其中曰离,为日,为南方,为火。 王弼解《复》“其见天地之心”云:“天地以本为心者也。雷动风行,运变万化,寂然至无,是其本也。春萌夏长,秋落冬闭,日月之行,星斗之运,此天地之迹可见于外者也。张官置吏,发号施令,事功之修举,民物之茂遂,此圣人治天下之迹,可见于外者也。”若其所以迹者,盖莫得而拟议也。凡物莫不有此本,又众本之所自出,故曰“大本。”凡物不得其节,则过与不及,施于用则为蔽塞,为睽乖,为不行,为患难。无此四者,和矣,故曰“达道。”明乎此者,其见天地圣人之心乎!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