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古典小说 > 春阿氏 | 上页 下页 |
四七 |
|
三蝶儿不由一怔,只见一群小孩子,嘻嘻自里面迎了,扯着三蝶儿等,姐姐姐姐的叫个振心。丽格扶着门框,狂笑不止。三蝶儿亦自觉发愧,引着一群小孩子,抢步进去,见的众亲友,并不周旋,仍向一间房里,独坐发呆。 丽格却站在院里,指手画脚的,比说三蝶的景像。又说一路上几乎吓死人,管保是受了风邪了。德大舅闻言,吓了一跳。德大舅母说:“后院有大仙姑,有时冲撞了,必要缠人。必是昨晚上。三姑娘不留神,一时冒犯了。” 众人一闻此言,皆至屋里去看。果见三蝶儿脸色,犹如银纸一般。圆睁着两只杏眼,口里吁吁气喘,果然像中邪一般。随即买了纸马,先到财神楼,烧一回香。又叫丽格替着祷告一回。闹到晚饭已后,亲友散去,只剩至近的亲友,并几个小孩子,在此住下。大家不放心三蝶儿,一齐拥到屋里,观看三蝶儿的举动。三蝶儿一时明白,一时又糊涂起来。嘴唇也白了,眼睛也大了。急得德大舅连跺脚,因恐病在这里,对不住姐姐。随令德大舅母好生守护。自己点了灯笼,三晚半夜,请了个医生来。诊脉一看,果然是中了邪气。只见她倒在炕上,口吐白沫,精神恍惚,四肢颤成一处,抖擞不止,一时闭过气去,一时又苏醒过来。面上气色,或黄或红,屡屡改变。医生立了药方,告辞而去。急得德大舅无可如何,反倒抱怨丽格,不该无缘无故,引她出去。 丽格亦害怕起来,因为三蝶儿路上谆谆嘱咐,两人上玉吉家去,不叫她回来说,故亦目定口呆,不敢言语了。德大舅看了药方,因方上之药,皆极贵重,不由暗自皱眉。若不去买,又恐治不了病。看药方上写着:犀角二钱,羚羊二钱,龙齿二钱,虎威骨二钱,牡硕二钱,鹿角霜二钱,人参二浅,黄蓍二钱,其余药味,尚不在数。据医生说,各药共为细来,要用羊肉半斤,煎取浓汁一盏,要一次服下去,立时就好。要了半日,又盘算得用若干钱,当时带了钱钞,先去给德氏送信,又到药铺一问,共该银四两八钱有零。当时也心疼不来,只可嘱告药铺,研为细未,明日早间来取。 至人日德氏来接,看着女儿如此,不知是什么病。大家纷纷议论,又把一夜情形,告知德氏一回。德氏也着了慌,等到德大舅回家,三蝶儿饮下药去,方才渐渐好了。德氏爱女心盛,赶紧雇了辆车,接了回去。丽格是恋着三蝶儿,又惦着三蝶儿回去,无人扶侍。又知德氏有脾气,家中种种限制,不得自由。本想随着德氏,前去住几天,又一想,实在有种种不便,只得罢了。不想三蝶儿之病,本不是医药可治的。自此冰肌瘦减,精神恍忽,满脑如针刺一般,忽忽乱跳,德氏亦不得安心。 一口深夜无人,母女躺着谈心。德氏把近来市面,家中景况,种种的艰难困苦,先述一通。说来说去,说到三蝶儿身上。光劝了三蝶儿半日,又流泪道:“养你们这么大,我还这样操劳。不知何年月日,才得逃生?那日贾婆子来,因为你的亲事,闹了我好几天,吃不下喝不下的。我想他说的那家儿,倒也不错。凭归们这样人家儿,难道还妄想攀高,聘一个王孙公子不成?谁想你哥哥不依不饶,死活的不答应。他说男子家业,都是小事,只求人儿好,比什么都强。照他那一说,莫非我顾你出了簸萝,陷到火炕里去不成?这也好,以后说不说的,我也不管了。并非娘母子不办正事,这是你哥哥的主意,以后可别瞒怨我。” 德氏一面说一面垂泪。三蝶儿早听得怔了,先听论婚的话,吓得一惊,后听有哥哥阻挠,好像一块石头,落在平地一般,心里倒觉得痛快了。然思前想后,母亲又这样伤心,不免哽咽伏在枕上流泪,唏嘘劝道:“女儿的事,可望母亲放心。母亲百年后,女儿寻个庙宇削发为尼去就是了。” 说罢,哽哽咽咽,哭个不住。德氏亦伤起心来。拍着枕头道:“孩子,你的心,我亦未不知道。但是男人婚,女大当嫁。我今年五十多岁,作出事来,活着要对得着女,死也要对得起祖先。自要你们听话,就算孝顺了。” 说罢,呜呜哭了。三蝶儿一面哭,一面劝解母亲,病久的人,哪禁得样动心,母女说话声音,越来越低。哭得声音,也越来越惨。哭到东方大亮,常斌都醒了,因听里间屋有人哭泣,暗吃一惊,随问屋里头是谁哭呢?连问数遍,屋里并无动静。半晌三蝶儿道:“你该上学啦,奶奶刚睡着,你安顿一些,教奶奶歇会儿罢。” 说着,开门出来洒扫院宇。常斌也穿衣爬起,忙着上学。日常禄正是休息之期,一手提着包袱,嘻支咯支的皮靴底响,外走来。进门问三蝶儿道:“奶奶怎么,这时还不起来?” 三蝶儿眉头一皱,因恐常禄着急,随答道:“没怎么,昨天许睡得晚了常禄把包袱放下,一面脱衣服,瞧着三蝶儿脸上,带有泪痕,问道:“你又怎么了?必是奶奶有病,你不肯告诉我。” 说着,枪进去,扶着德氏枕头,奶奶、奶奶的叫个不住。三蝶儿亦随了去,揪往常禄袖子,又向他摇手,不叫他言语。常禄掀了被袂,看着母亲睡熟,这才放心。三蝶儿道:“哪有这样冒失的!就是病,也不该这样卤莽啊。” 常禄把皮靴脱了,换上破鞋,拿了茶碗,帮着三蝶儿擦洗。又问早间吃什么,好上街去买。三蝶把油罐醋瓶、买菜筐子拿出,一一交与常禄。常禄是读书出身虽充巡警,仍有读书的呆气。当时洗完了脸,穿上长大衣服,才缓步出来。迎面遇着一人,年在四十上下,面色微黄,两撇胡须,穿一件灰布大褂,青缎福履鞋,看见常禄出来,忙招呼道:“老弟上那儿去?这两天正要找你,自你差事忙,又不知几日休息?今日相遇,真是巧极啦。” 常禄抬头一看,不是别个,正是素好的朋友,此人姓普名津,号叫焕序。常禄忙的见礼,普津还了个安,笑嘻嘻的问了回好。又说:“那天家去,我给老太太请了回安。因为敝旗的文爷,有位少爷,我要给妹妹提亲,惹得二太太一脑门子气,叫我见了你,同你再商量呢。你想这件事情,提得提不得。” 常禄恍懈之间,听说文爷二字,忙问文爷是谁?普津道:“就是我们领催。” 常禄又闷了半晌,想不起是谁来。普津道:“你的记性,可真是有限。文爷同你的姨儿家,是个亲戚,你怎么就忘了呢?” 常禄猛然想起说:“哦,是了,他同姨母家也不是近亲戚。文爷的夫人,我也称呼姨儿,向同我们老太太很是投缘。怎么老太太说,叫你问我呢?这也奇了。” 普津道:“这也难怪。那天老太太说,家里事情,都仗着妹妹分心。一来离不开,二来就这么一个女儿,总要个四水相合,门当户对。你们哥儿们,全都愿了意,然后才可以聘呢。” 常禄道:“事情固是如此,但是前两天,有一件麻烦事。旧日我们街坊有个贾婆,日前跟老太太提说,要给我妹妹提人家儿,那头儿在草厂住家,此人名叫张锷。新近我打听过一回,此人是吃喝嫖赌,不务正业。虽然他家里很阔,只是他原有媳妇,这明是贿赂媒婆,要说我妹妹作二房。我跟老太太一说,老太太不肯信,你想我能够愿意吗?一来以慎重为是,二是名儿姓儿我家的家风,都是要紧的事。大哥总不常去,大约我妹妹性情,你不致不知道。她本是安详老实,性情温厚的人,若聘与一个荡子,就算给耽误了。虽然是女大当配,今年我妹妹才十八岁,多迟一二年,尚不致晚。” 一面说,掖着普津,便往回走。普津执意不肯,说是有事在身,不能久延。改天有了工夫,必来找你。又问道:“我到总厅里,哪几找你去呀?” 常禄道:“你到兵马中一打听就行,就在司法处当差。” 普津听了点点头,回头便走。常禄追着问道:“这位文爷,大概是花梢人儿罢。我听旁人说,新近在胡同里,安了一分外家,不知道这件事,是真是假?” 普津皱眉道:“我却不知道。花梢人儿确不假,如今已不下四十,要往五十上数啦。大约这类事情,必不能有。眼前头大约儿子都要定亲啦。岂有半百的公公,还闹外家呢,大概没有罢,你许是听错了。” 常禄也知得不详,听了普津的话,信以为真。当时别了普津,买菜回家,心心念念,只想着妹妹亲事,必须选一个美满姻缘,方才称心。暗表德氏是爱女心盛,因为贾婆子提亲,大儿子不甚乐意,又想贾婆子诚不可靠,遂与女儿谈心时,一五一十的说了。三蝶儿是忧心如焚,惟恐母亲、哥哥背地里作事,遂察言观色,屡屡的探听,得了题目,便说把人世间事,已经看空。情愿等母亲下世后,自己削发为尼,断不想人世繁华虚荣富贵了。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