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仲淹 > 范文正公集 | 上页 下页 |
范氏复祖茔记 |
|
天台陈基譔, 奉训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斡勒海寿书, 中奉大夫、陕西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丁元篆额。 故宋太师魏国范文正公以上三世,坟墓在吴县之天平山。至公之薨,始葬洛阳万安山母夫人谢氏之兆,其子监簿忠宣、恭献侍郎以下三世皆祔焉。中更靖康之乱,子孙之在吴者,弗获以时展墓,唯顾瞻山河,北向流涕而已。我世祖皇帝混一四海,列圣相承,诞敷文德,而尤惓惓焉致意于古今忠臣烈士有功于名教者。故公克与天下之名山大川、前代之圣帝明王并登祀典。每岁仲丁,有司祇奉中牢,致祭惟谨,可谓盛矣。然亦不过即天平之白云,以寓其高山仰止之意。而万安之原,至大中八世孙国俊仅一至其处,同知徐君景孺为复侵地,亦存什一于千百。自是又三十九年,为至正七年,国俊从弟将仕佐郎文英谓其子昆山州教授廷方曰: “呜呼!自陵谷变迁以来,故家乔木,零落殆尽。吾子孙幸生圣明,以孝治天下之时,凭借余泽,食有义田,居有义宅,教有义塾,凡养生送死,可以无憾。而祖宗二三百年之丘垄,所恃以为藏者,鞠为刍牧之区。徐君所封,亦已侵削,尚安在其为子孙哉!洛阳土风,号为近古,豪民无知,可以德化,不可以力胜。吾闻御史斡勒君允常居里第,日以吾先文正公济贫活族之仁自勉,而佥事李君公平分应于洛,又尝执笔而为公之传者,诚以状白之,必有以矜吾之志也。” 廷方即日具资粮扉屦,不远数千里致其父之命。于是李君首出俸金为之倡,斡勒君率乡党与同知郭君文鼐、判官董君铉奉牲币为文以祭于墓下,所谓豪民之无知者观感而化,卒复徐君所封之旧,而其地以亩计者若干焉。既缭以周垣,益之树壌,又筑室六楹,俾其甥赵氏庐其上。甫竣事,以基尝与观笾豆玉帛之盛,使书之于石。窃惟文正公以间生之气、王佐之才致位将相,为宋宗臣,百世之下,诵其诗、读其书者,可以立忠信而尊君父,兴王道而致太平。 故其少而隶业,长而从政,所至之地,遗爱不忘,率绘像以为祠,刻铭以颂德。顾是窀是穸,在其父子平生宦居衣冠礼乐之乡,而使斧斤耒耜日相寻于其中,岂国家尸而祝之,以待先贤之意乎?继自今兹,为子孙者,如文英之不忘其本;处里闬者,如斡勒君之推尚古道;居风纪者,如李君之知所劝相;为有司者,如郭君、董君之克恭所事。则万安之松楸,将人人为之封殖,益久而不废,尚何斧斤耒耜之患乎哉! 公父子世济忠直,太史有传,神道有碑,《家乘》有载,兹不敢以渎书,书其复茔岁月,以为方来告云。 是岁丁亥十月丙子谨记。嘉议大夫、河南府路捴管兼本路诸军奥鲁捴管管内劝农事、知河防事张明远,奉议大夫、同知河南府路捴管府事郭文鼐,承直郎、河南府路捴管府判官董铉,将仕佐郎、河南府路捴管府知事刘巨源,河南府路捴管府照磨胡钦祖,昭勇大将军、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都万户察罕帖穆尔,昭毅大将军、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副都万户失里伯吉,从仕郎、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经历兀讷罕,知事郭仲礼,提控按牍赵璋,儒学敎授丁士恒,学录蔡世责等立石。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