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仲淹 > 范文正公集 | 上页 下页 |
池州范文正公祠堂记 |
|
文正范公以劲饰大志,盛德壮烈,卓然为宋名臣。凡宦游,人怀其惠,莫不有祠。池阳虽非公所仕之地,而亦祠之学宫,盖以其少长于长山朱氏也。国史本傅及欧阳公撰神道碑俱云“公生二岁而孤,母贫无依,改适长山朱氏。”然人漫不知长山为何地,朱氏为何人,而公之寓于其家几何时也。天台丁君木宰池之青阳,政成暇日,讨究先贤遗事,慨然慕之。长山去县仅十五里,朱之族故在,遂访求其家,得公之续谱遗墨及公与母谢夫人之画像,又从好古博雅之士根据其本末源流。既毕,委故人程君爚过黼而言曰:“将为祠堂,愿有述焉。”黼谢不敢,其请益坚,有不得辞。凡公之立言立功,具载方册,不必赘叙,独以其在长山之事言之。 谨稽诸《记录》,公之父墉,从吴越钱氏入朝,历成德、成信、武宁军掌书记以卒。元妃陈氏,继室以谢氏。其卒于徐也,归葬于吴中之天平山,陈氏祔焉。谢氏无以为生,改适朱君文翰。公生于端拱二年,犹在襁褓,而鞠于母。朱氏云,族有在应天府者,故公以及冠辞母,绝江逾淮,学于应天,盖景德之末、祥符之初也。 阅五六岁,登进士第,则在祥符之八年。欲便亲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以往。摄集庆军节度推官,辟泰州西溪塩税,再辟兴化县令,徙楚州粮料院,母终于楚。天圣五年,公复如应天府,晏元献公知之,表掌府学。服除,乃归宗易名。越明年,晏公再荐,召试为秘阁校理,始克请于朝,追赠父母,迁奉母丧,葬于河南尹樊里万安山下。 参考岁月,公之从朱姓几四十年,《登科记》用今氏名,后人改之耳。朱氏之谱,则文翰以景德初尝任淄州长史,后以公赠兴得太常博士。公之手帖与博士之孙延之,在明道二年乃改郡至丹阳,时犹称延之为秀才,而待以子侄礼。又一帖在庆历五年者,则称之为“官人”,盖已受公奏补,而帖中颇及延之兄之子求异姓恩泽事。由此观之,公留止往来长山,历时最久,其亲爱顾念朱氏,情义最笃,皆以母故也。 公之宦游,远者三四岁,近者一二岁,犹皆立祠,长山独无祠,可乎?此丁令君所以拳拳不能已也。放《礼》诹经,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御大灾,能捍大患,皆所宜祀,公于数者殆无愧焉。其神气精爽,如五行丽天,芒寒色正,不可晦蚀,中国夷狄所共瞻仰,岂特其平生经历之处宜奉祠事,而犹区区于是邑之长山者,盖祀国之大节,邦政之所成,可以兴起人心,可以扶持教化,此不特为公设也。 祠堂择地之爽垲,且与朱氏附近,为屋十楹,有室以奉遗像,有堂以严祭享,有东西厢以居守祠者、憩待祠者。固以门扄,缭以周垣,夹道以松杉,而直达于通衢。规模邃洁,不侈不陋,费从官给,役不民劳。委学聀王震董其成,朱氏近族守其祀,是亦可矣。令君又云:“去长山数里有滕子京待制墓,公与滕为同年进士,生尝荐诸朝,死尝铭其竁,欲以配祀。”黼尝闻公之守严,修子陵祠,而以唐隐士方干配。况滕既奇才,而公与之同时共事,情好款密,以配公祠为宜。遂并书以赞其决,且谂来者勿废云。 绍定二年九月二十有二日,朝请大夫丁黼记。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