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仲淹 > 范仲淹文集 | 上页 下页 |
张问墓志铭 |
|
试秘书省校书郎知耀州华原县事张君墓志铭 孔子门人七十子之徒,天下皆知其贤焉。或为邑宰,或为家臣,或不愿仕,盖显于诸侯者寡矣。然则七十子之徒,与孔子语而未尝及怨,何哉?君子之道,充乎已,加乎人,穷与达外也。彼战国豪士,不由孔子之门者,则有脱贱贫,逐贵高,弗夺弗厌,灭身覆宗而不悔。何哉?不循圣人之道,挟数以进,求行其欲,得与失重也。吾乃知夫由孔子之道者,虽困穷以死,不害其为贤矣。 君讳问,字道卿,陈留人也。天圣七年秋,广文馆、开封府所荐士,有与主试官亲嫌者,别试太常寺。予始在秘阁,命往尸之,得君策论,有汉儒风采,乃荐以高等。明年,不利于春官,退居景陵郡,研经讲道,弦歌终日,远近学者多归之。既而献文论百首,应茂才异等科第一人召,会丁家难,不赴。 宝元初,西羌犯延安,君慨然有忧边之意,述平戎策以进。 庆历初,故礼部尚书范公雍言君著《万机济理书》十篇,皆国之大议。朝廷召试学士院,初命试将作监主簿,未调而归,缙绅惜其不称。时予经略陕西,因表荐之,除试秘书省校书郎、知耀州华原县。决滞讼数十,吏民服其明。属西陲积兵,民苦于远输,俗吏急之以奉上官,民率多流亡。君独与民缓期,使得措其手足,复流亡者千余户。陕西都转运使吴公遵路、孙公沔皆以善状上闻,宣抚副使田公况复称荐之。又本道经略使郑公戬顾京兆属邑有不治者,必遣君治之,以慰其民。鄜延路经略使庞公籍思广议论之助,权署君幕中,仍主州庠,以教育人材。累表请改官,未报。会枢密直学士梁公适来代庞,奏君以本官兼延州军资库,诏从之。未几寝疾,以庆历六年十一月三日终于延安之官舍,享年五十二。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乡里。 曾祖洪,隐德不仕。祖令钊,开封府太康县主簿。父允,河中府观察推官。母夫人宋氏。 君娶欧阳氏,生一子曰徽,登进士第,镇安军节度推官、知延州甘泉县。 二女:长适安州安陆县主簿朱师德,次适进士方琪。 君力于学,志于道,直言直躬,自信而不惑,有孔子门人之业,而不挟战国豪士之数,虽命与道违,又何愧哉! 其子远来乞铭,故书之曰: 君子之道,耻于弗立,立而无所施,命也。君子之命,患于弗知,知而无可奈何,天也。张君其斯人之徒欤!吾思孔子之门,则当旌其人,而不暇哀其人,故昭以铭云。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