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仲淹 > 范文正奏议 | 上页 下页
进呈周朝三公六卿汉朝宰臣兼判事


  《周官》:

  三公

  太师(天子所师法)、太傅(傅相天子)、太保(保安天子)。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爕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三公之官,不必备员,惟其人有德乃处之)

  六卿

  天官卿冡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今中书之任也)
  地官卿司徒,掌邦敎,敷五典,扰兆民。
  春官卿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夏官卿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今枢密院之任也)
  秋官卿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冬官卿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属,谓大夫也。每卿之属六十官。)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以倡导九州牧伯,大成兆民之性命。)岁终,天子斋戒受谏,(谏,当有所改为。)六卿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质,犹平,平其计。)百官斋戒受质。(受平报。)然后休老劳农,(飨食之。)成岁事,(断计要。)制国用。

  周礼大司徒职云:“二卿则公一人。”郑注云:“三公者,内与王询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卿之敎。”

  《周礼正义》云:“三公下兼六卿。”

  《尚书》孔安国注曰:“冢宰第一,召公领之;司徒第二,芮伯为之;宗伯第三,彤伯为之;司马第四,毕公领之。”此周时三公各兼一卿之职。

  汉制,三公分部九卿:

  太尉所部:太常、卫尉、光禄三卿。
  司徒所部:太仆、鸿胪、廷尉三卿。
  司空所部,宗正、少府、司农三卿。

  唐太宗朝,宰臣兼职事:

  萧瑀内外考绩,委之司会。(唐之尚书省今之三司)
  高士廉摄太子少师,特令掌选。
  杜如晦知选事。
  马周为中书令,兼右庶子。
  戴胄专掌选事。

  中宗朝,宰臣崔湜与郑愔同知选事。

  代宗朝,宰臣元载领度支转运使,刘晏充度支盐铁诸道铸钱等事使。

  德宗朝,宰臣乔琳兼京畿观察使,窦参兼转运使,齐映兼判兵部,李勉判刑部,刘滋判吏部,崔造判户部、工部。

  文宗朝,宰臣杨嗣复、李珏同领诸道盐铁转运使,李珏依旧判户部,郑覃兼判国子祭酒。

  武宗朝,宰臣杜琮判度支,盐铁转运使曹确充延资库使。

  皇朝开寳中,宰臣薜居正领淮南、岭南、湖南等路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同列沈义伦兼荆南、剑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

  开拓辅臣兼领职任条目:

  三司司农寺

  今戎事未息,三司主天下大计,而财力已困。又司农寺管天下常平仓,以备水旱,赈救生民,亦可督天下劝农之政。今委辅臣一员兼掌,重为经制,取天下岁入之利并岁给之数较之,有所不足,则须专置农官,以广天地之利;大变商法,以行山海之货。每至岁终,具天下减省冗费之目、增息财用之法、蠲放困穷之数,并常平仓增收赈发之数,及取天下官吏劝农课绩之优者,画一进呈。

  群牧司

  今诸路骑兵絶未精强,诸军阙马人多相与咨怨。今委辅臣一员兼领,专修马政,较之汉唐增葺苑监,庶于多中选择,可得精强。毎至岁终,具括买并滋息之数,及拣选格尽筋骨必可带甲冲突者,方得均与诸军。

  三班院

  今三班使臣数千人,品流至多,难于区别。今委辅臣一员兼领,常切选择可任边陲,或可擒寇盗,或可干钱榖,或可委亲民,毎岁具所选到人数进呈,则人品自分,用无不当。

  太常寺、国子监

  太常寺掌历代礼乐,上以奉天地宗庙,次则正朝廷、序人伦也。国子监并天下学校,是国家育材之府。今委辅臣一员兼领,以重其事。毎至岁终,具礼乐损益之事,并天下教育之数进呈。

  审官院、流内铨

  审官院、流内铨是天下抡材之府,今委辅臣一员兼领。毎至岁终,具旌擢过京朝官若干,黜陟过选人若干进呈。

  审刑大理寺刑部

  《经》曰:“刑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天下之人,生死荣辱,系于笔下,祸及非辜,怨动天地。刑部覆较天下已断文案,并天下诉寃之奏,尽得辨正。今委辅臣一员兼领,以重其事。毎至岁终,具天下断过大辟徒流若干人,并特恩寛减,及法寺辩雪人数,并刑部覆校过公案若干道,辩正寃讼若干件进呈。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