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仲淹 > 范文正奏议 | 上页 下页 |
奏元昊求和所争疆界乞更不问 |
|
臣窃观史籍,见前代帝王与戎狄结和通好,礼意甚重,非志不高而力不足也,葢惧边事不息,困耗生民,用兵久之,必生他变,而为社稷之忧。如汉高帝、唐太宗身经百战,大服天下,不敢黩武而屈事西北者,正为此也。及其国力强盛,将帅得人,则长驱破敌,以雪天下之耻。今西北二处,合谋并力,夹困中原,西兵数年未能平定。近方遣使往复,以议通顺,而延州塞门并河东丰州之地,旧有属户居之,则为我利。 自元昊驱掠西去,遂为隙地。中国利害,不系于此。今众议须欲复得塞门,以全疆土。借如祖宗朝北陷易州,西失灵、夏,及其和好,皆略而不言,耻以前失之丑,而求无用之地也。今西戎恡,不足与争,但名体已顺,余可假借,以成和好。然后重议边事,退移兵马,减省粮草,安我生民,勤我稼穑,选将练士,使国富民强,以待四夷之变。此帝王有道之术,社稷无穷之庆也。如欲与戎狄理曲直,决胜负,以耗兆民,以危天下,语之则易,行之实难。 臣备位二府,当思安危大计,不敢避人谤议,上下其说,累陛下包荒之德,以重增宵旰之忧。臣不胜恳迫惶恐之至。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