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仲淹 > 范文正奏议 | 上页 下页
奏乞宣谕大臣定河东捍御策


  臣窃见契丹遣使来朝廷,言欲征西。今边上探报,皆称契丹大发兵马,讨伐呆家族并夹山部落,及称亦与元昊兵马相杀,又报元昊亦已点集左厢军马。既是二国举动大兵,必有大事。以臣料之,夹山等蕃部小族,岂二国尽举大兵攻讨?此可疑一也。

  又元昊自来惟倚契丹侵凌中原,今无大故,何敢便与契丹相絶,而举兵相持?此可疑二也。

  自古圣贤议论,皆称夷狄无信,今朝廷便欲倚凭,此可疑三也。

  前来契丹邀中国进纳物帛,欲屈伏朝廷,元昊僭号扰边,屡擒将帅,如盟信可保,何至有今日之举?又可疑四也。

  河东地震数年,《占书》亦主城陷,今二国之兵萃于彼方,此又大可疑五也。

  又边上探得契丹遣使二道,至南山宁化军、岢岚军后面,觑步谷口道路。此又大可疑六也。

  设或二国不守盟信,卒然奔冲,以数十万众乗不备而来,河东兵马不多,名将极少,众寡不敌,谁敢决战?此大可忧一也。

  契丹素善攻城,今探得点集床子弩并炮手,皆攻城之具,与昔时不同。况元昊界无城可攻,如却入汉界,并攻三两城,破而屠之,则其余城乗风可下,此大可忧二也。

  万一此度却未奔冲,以取中国之信,使安于疑,为后举之策,此大可忧三也。

  今乞圣慈顾问大臣,如契丹可以保信,必不入寇,亦不与元昊连冲,则乞今日同署一奏,纳于御前,使中外安静,不更忧疑,他日或误大事,责有所归。如大臣不敢保信,则乞指挥大臣,今日更不归廰,便画御捍之策,抽何路军马,用何人将帅,添若干钱帛,据何处要害。如此定策,犹恐后时不能当二敌之势。若更因循度日,直候大宼入境,然后为谋,则河东一倾,危逼宗社。臣待罪两府,义当极论,不敢有隠系圣断处之。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