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刘基 > 刘伯温文集4 | 上页 下页
大勇齐记


  (为张生作)

  勇,天下之达德也,而圣人有时乎弗德。夫人之于道,知足以知之而行弗逮者,无勇也。弗能择乎中庸而冥行焉者,鲜有不惑于其近似,而沦于六蔽,君子实深病之。故勇者,仁知之卒徒也。仁知帅乎中坚,挺乎其不曰,于是选锋劲骑,听指麾而疾驰,如雷如霆,不可遏也,夫是之谓勇。盖仁知不能自行,而驾勇以行,及其成功,则勇亦得参乎仁知,同为达德。苟不周于仁知,昧乎不辨其是非,茫乎不计其公私,惟其情之所狥而果行焉,曰吾天下之勇也。知有勇而不知有其身,而不知其违乎仁。既违乎仁,不得谓之知。遂则为专诸、聂政,不遂则为荆轲、要离,获书于《春秋》而名日盗,岂不害哉!故德之蔽,惟勇为多。故六言之中,曰直,曰刚,皆勇之属也。故曰:勇,天下之达德。而圣人有时乎弗德,择理而不精必害,故德之害,惟勇为大。卞庄子之剌虎也,伺其斗而伤且死,然后举而兼取之,可谓知矣。虎,毒人之兽也,以是施之可也,而槩以加诸人,则恐其未仁也。是故夫子语成人取其勇矣,而必曰“文之以礼乐”,则卞庄子之勇,亦未得为无蔽。择勇之难也如是哉!

  庐陵张生名其室曰“大勇。”大勇之云,盖出自《孟子》。其一则对齐宣王之问,而劝之以周文王、武王之盖事。当是时,周德衰矣,周命替矣,天下之民困于虐政极矣。齐以万乘之国七九有之一,苟有志于斯民,则文武之事,反掌可为,勇之时义,岂不大哉!然非所以为众人言也。其一则引曾子谓子襄之言曰:“自反而不直,虽揭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直,虽千万人,吾往矣。”其意帷在论北宫黝、孟施舍之勇,非圣人之徒之勇而已。使曾子而有此言,必亦有为而非教子襄之恒训也。不然,则曾子之学,务在成已,何切切于褐宽博之不惴,与千万人之不畏哉?曾子,传孔子之道者也。

  孔子论行三军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则必不怙恃其直,而以一身当千万人也必矣。且直不直在我,于人乎何与?虽千万人,吾往矣,抑亦何所用其直哉?曾子之雅言,称“吾友犯而不校”,子思之作《中庸》,得之于曾子也。及其语勇,则引孔子告子路之言曰:“袵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而君子居之。”则子路之勇,孔子未之取也,曾子亦未之取也。然则如之何?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人人之所难,而颜子跃然任之,君子之大勇盖如是。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曾子之大勇盖如是。生也好勇,盍求诸孔子之训,而服膺乎颜子之事、曾子之言,则其为勇也,庶几乎无蔽矣。于是乎言。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