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纪年 |
西洋纪年 |
| 汉哀帝元寿二年庚申冬至 |
西洋耶稣降生(上距周匡王五年佛涅槃之岁,六百有二年)
|
| 汉平帝元始元年(凡五年) |
西洋耶稣第一年
|
| 汉孺子婴居摄元年(凡三年) |
西洋耶稣六年
|
| 新莽始建国元年(凡五年) |
西洋耶稣九年
|
| 新莽天凤元年(凡六年) |
西洋耶稣十四年
|
| 新莽地皇元年(凡三年) |
西洋耶稣二十年
|
| 汉更始元年(凡二年) |
西洋耶稣二十三年
|
| 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凡三十一年) |
西洋耶稣二十五年(案:耶稣三十岁即遭难,以后但称西洋)
|
| 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十六年
|
| 汉孝帝永平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五十八年
|
| 汉孝章帝建初元年(凡八年) |
西洋七十六年
|
| 汉孝章帝元和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八十四年
|
| 汉孝章帝章和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十七年
|
| 汉孝和帝永元元年(凡十六年) |
西洋八十九年
|
| 汉孝和帝元兴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有五年
|
| 汉孝殇帝延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有六年
|
| 汉孝安帝永初元年(凡七年) |
西洋百有七年
|
| 汉孝安帝元初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十四年
|
| 汉孝安帝永宁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二十年
|
| 汉孝安帝建光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二十一年
|
| 汉孝安帝延光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二十二年
|
| 汉孝顺帝永建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二十六年
|
| 汉孝顺帝阳嘉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三十二年
|
| 汉孝顺帝永和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三十六年
|
| 汉孝顺帝汉安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四十二年
|
| 汉孝顺帝建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四十四年
|
| 汉孝中帝永嘉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四十五年
|
| 汉孝质帝本初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四十六年
|
| 汉孝桓帝建和元年(凡三年) |
西洋百四十七年
|
| 汉孝桓帝和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五十年
|
| 汉孝桓帝元嘉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五十一年
|
| 汉孝桓帝永兴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五十三年
|
| 汉孝桓帝永焘元年(凡三年) |
西洋百五十五年
|
| 汉孝桓帝延熹元年(凡九年) |
西洋百五十八年
|
| 汉孝桓帝永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六十七年
|
| 汉孝灵帝建宁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六十八年
|
| 汉孝灵帝熹平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七十二年
|
| 汉孝灵帝光和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七十八年
|
| 汉孝灵帝中平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八十四年
|
| 汉孝献帝初平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九十年
|
| 汉孝献帝兴平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九十四年
|
| 汉孝献帝建安元年(凡二十五年) |
西洋百九十六年
|
| 汉昭烈帝章武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二百二十一年
|
| 汉后主建兴元年(凡十五年) |
西洋二百二十三年
|
| 汉后主延熙元年(凡二十年) |
西洋二百三十八年
|
| 汉后主景耀元年(凡五年) |
西洋二百五十八年
|
| 汉后主炎兴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二百六十三年
|
| 魏元帝咸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二百六十四年
|
| 晋武帝泰始元年(凡十年) |
西洋二百六十五年
|
| 晋武帝咸宁元年(凡五年) |
西洋二百七十五年
|
| 晋武帝太康元年(凡十年) |
西洋二百八十年
|
| 晋武帝太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二百九十年
|
| 晋孝惠帝元康元年(凡九年) |
西洋二百九十一年
|
| 晋孝惠帝永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年
|
| 晋孝惠帝永宁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有一年
|
| 晋孝惠帝泰安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有二年
|
| 晋孝惠帝永兴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有四年
|
| 晋孝惠帝光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有六年
|
| 晋孝怀帝永嘉元年(凡六年) |
西洋三百有七年
|
| 晋孝湣帝建兴元年(凡四年) |
西洋三百十三年
|
| 晋元帝建武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十七年
|
| 晋元帝太兴元年(凡四年) |
西洋三百十八年
|
| 晋元帝永昌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二十二年
|
| 晋明帝太宁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三百二十三年
|
| 晋成帝咸和元年(凡九年) |
西洋三百二十六年
|
| 晋成帝咸康元年(凡八年) |
西洋三百三十五年
|
| 晋康帝建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四十三年
|
| 晋穆帝永和元年(凡十二年) |
西洋三百四十五年
|
| 晋穆帝升平元年(凡五年) |
西洋三百五十七年
|
| 晋哀帝隆和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六十二年
|
| 晋哀帝兴宁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三百六十三年
|
| 晋帝奕太和元年(凡五年) |
西洋三百六十六年
|
| 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七十一年
|
| 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三百七十三年
|
| 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凡二十一年) |
西洋三百七十六年
|
| 晋孝帝隆安元年(凡五年) |
西洋三百九十七年
|
| 晋安帝元兴元年(凡三年) |
西洋四百有二年
|
| 晋安帝义熙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四百有五年
|
| 晋恭帝元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十九年
|
| 宋武帝永初元年(凡三年) |
西洋四百二十年
|
| 宋荣阳王景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二十三年
|
| 宋文帝元嘉元年(凡三十年) |
西洋四百二十四年
|
|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凡三年) |
西洋四百五十四年
|
|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凡八年) |
西洋四百五十七年
|
| 宋明帝泰始元年(凡七年) |
西洋四百六十五年
|
| 宋明帝泰豫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七十二年
|
| 宋主昱元徽元年(凡四年) |
西洋四百七十三年
|
| 宋顺帝升明元年(凡二年) |
西洋四百七十七年
|
| 齐高帝建元元年(凡四年) |
西洋四百七十九年
|
| 齐武帝永明元年(凡十一年) |
西洋四百八十三年
|
| 齐明帝建武元年(凡四年) |
西洋四百九十四年
|
| 齐明帝永泰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九十八年
|
| 齐主宝卷永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四百九十九年
|
| 齐和帝中兴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有一年
|
| 梁武帝天监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五百有二年
|
| 梁武帝晋通元年(凡七年) |
西洋五百二十年
|
| 梁武帝大通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百二十七年
|
|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凡六年) |
西洋五百二十九年
|
| 梁武帝大同元年(凡十一年) |
西洋五百三十五年
|
| 梁武帝中大同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四十六年
|
| 梁武帝大清元年(凡三年) |
西洋五百四十七年
|
|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百五十年
|
| 梁孝元帝承圣元年(凡三年) |
西洋五百五十二年
|
| 梁敬帝绍泰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五十五年
|
| 梁敬帝太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五十六年
|
| 陈武帝永定元年(凡三年) |
西洋五百五十七年
|
| 陈文帝天嘉元年(凡六年) |
西洋五百六十年
|
| 陈文帝天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六十六年
|
| 陈主伯宗光大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百六十七年
|
| 陈宣帝大建元年(凡十二年) |
西洋五百六十九年
|
| 隋文帝开皇元年(凡二十年) |
西洋五百八十一年
|
|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 |
回教始祖辞世之年
|
| 隋文帝仁寿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六百有一年
|
| 隋炀帝大业元年(凡十二年) |
西洋六百有五年
|
| 隋恭帝义宁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十七年
|
| 唐高祖武德元年(凡九年) |
西洋六百十八年
|
| 唐太宗贞观元年(凡二十三年) |
西洋六百二十七年
|
| 唐高宗永徽元年(凡六年) |
西洋六百五十年
|
| 唐高宗显庆元年(凡五年) |
西洋六百五十六年
|
| 唐高宗龙朔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六百六十一年
|
| 唐高宗麟德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六十四年
|
| 唐高宗乾封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六十六年
|
| 唐高宗总章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六十八年
|
| 唐高宗咸亨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六百七十年
|
| 唐高宗上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七十四年
|
| 唐高宗仪凤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六百七十六年
|
| 唐高宗调露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七十九年
|
| 唐高宗永隆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年
|
| 唐高宗开耀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一年
|
| 唐高宗永淳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二年
|
| 唐高宗宏道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三年
|
| 唐中宗嗣圣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四年
|
| 唐武后则天(凡二十年) |
西洋六百八十五年
|
| 唐中宗神龙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有五年
|
| 唐中宗景龙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七百有七年
|
| 唐睿宗景云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十年
|
| 唐睿宗太极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十二年
|
| 唐明皇帝开元元年(凡二十九年) |
西洋七百十三年
|
| 唐明皇帝天宝元年(凡二十四年) |
西洋七百三十二年
|
| 唐肃宗至德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五十六年
|
| 唐肃宗乾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五十八年
|
| 唐肃宗上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六十年
|
| 唐肃宗宝应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六十二年
|
| 唐代宗广德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六十三年
|
| 唐代宗永泰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六十四年
|
| 唐代宗大历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七百六十六年
|
| 唐德宗建中元年(凡四年) |
西洋七百八十年
|
| 唐德宗兴元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八十四年
|
| 唐德宗贞元元年(凡二十年) |
西洋七百八十五年
|
| 唐顺宗永贞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有五年
|
| 唐宪宗元和元年(凡十五年) |
西洋八百有六年
|
| 唐穆宗长庆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八百二十一年
|
| 唐敬宗宝历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百二十五年
|
| 唐文宗太和元年(凡九年) |
西洋八百二十七年
|
| 唐文宗开成元年(凡五年) |
西洋八百三十六年
|
| 唐武宗会昌元年(凡六年) |
西洋八百四十一年
|
| 唐宣宗大中元年(凡十三年) |
西洋八百四十七年
|
| 唐懿宗咸通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八百六十年
|
| 唐僖宗乾符元年(凡六年) |
西洋八百七十四年
|
| 唐僖宗广明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八十年
|
| 唐僖宗中和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八百八十一年
|
| 唐僖宗光启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八百八十五年
|
| 唐僖宗文德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八十八年
|
| 唐昭宗龙纪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八十九年
|
| 唐昭宗大顺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百九十年
|
| 唐昭宗景福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百九十二年
|
| 唐昭宗乾宁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八百九十四年
|
| 唐昭宗光化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八百九十八年
|
| 唐昭宗天复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有一年
|
| 唐昭宗天佑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有四年
|
| 梁太祖开平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有七年
|
| 梁太祖乾化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十一年
|
| 梁主瑱乾化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十三年
|
| 梁主瑱贞明元年(凡六年) |
西洋九百十五年
|
| 梁主瑱龙德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二十一年
|
| 后唐庄宗周光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二十三年
|
|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二十六年
|
|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三十年
|
| 后唐潞王清泰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三十四年
|
| 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凡八年) |
西洋九百三十六年
|
| 晋主重贵开运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四十四年
|
| 后汉高祖称晋天福十二年(凡一年) |
西洋九百四十七年
|
| 后汉隐帝乾祐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四十八年
|
|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五十一年
|
|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凡六年) |
西洋九百五十四年
|
| 宋太祖建隆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六十年
|
| 宋太祖乾德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六十四年
|
| 宋太祖开宝元年(凡八年) |
西洋九百六十八年
|
|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凡八年) |
西洋九百七十六年
|
| 宋太宗雍熙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八十四年
|
| 宋太宗端拱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八十八年
|
| 宋太宗淳化元年(凡五年) |
西洋九百九十年
|
| 宋太宗至道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九十五年
|
| 宋真宗咸平元年(凡六年) |
西洋九百九十八年
|
| 宋真宗景德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有四年
|
|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凡九年) |
西洋千有八年
|
| 宋真宗天禧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有十七年
|
| 宋真宗乾兴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二十二年
|
| 宋仁宗天圣元年(凡九年) |
西洋千二十三年
|
| 宋仁宗明道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十二年
|
| 宋仁宗景祐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三十四年
|
| 宋仁宗宝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十八年
|
| 宋仁宗康定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四十年
|
| 宋仁宗庆历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四十一年
|
| 宋仁宗皇祐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四十九年
|
| 宋仁宗至和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五十四年
|
| 宋仁宗嘉祐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五十六年
|
| 宋英宗治平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六十四年
|
| 宋神宗熙宁元年(凡十年) |
西洋千六十八年
|
| 宋神宗元丰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七十八年
|
| 宋哲宗元祐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八十六年
|
| 宋哲宗绍圣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九十四年
|
| 宋哲宗元符元年(凡三年) |
西洋千九十八年
|
|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有百一年
|
| 宋徽宗崇宁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有百二年
|
| 宋徽宗大观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有百七年
|
| 宋徽宗政和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有百十一年
|
| 宋徽宗重和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有百十八年
|
| 宋徽宗宣和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有百十九年
|
| 宋钦宗靖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有百二十六年
|
| 宋高宗建炎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有百二十七年
|
| 宋高宗绍兴元年(凡三十二年) |
西洋千有百三十一年
|
| 宋孝宗隆兴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有百六十三年
|
| 宋孝宗乾道元年(凡九年) |
西洋千有百六十五年
|
| 宋孝宗淳熙元年(凡十六年) |
西洋千有百七十四年
|
| 宋光宗绍熙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有百九十年
|
| 宋宁宗庆元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有百九十五年
|
| 宋宁宗嘉泰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二百有一年
|
| 宋宁宗开禧元年(凡三年,是岁蒙古铁木真灭乃蛮称帝) |
西洋千二百有五年
|
| 宋宁宗嘉定元年(凡十七年) |
西洋千二百有八年
|
| 宋理宗宝庆元年(凡三年。其三年元太祖殂) |
西洋千二百二十五年
|
| 宋理宗绍定元年(凡六年。是岁蒙古太宗立) |
西洋千二百二十八年
|
| 宋理宗端平元年(凡三年。是岁金亡) |
西洋千二百三十四年
|
| 宋理宗嘉熙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二百三十七年
|
| 宋理宗淳祐元年(凡十二年蒙古太宗殂,其五年定宗始立。阅三年殂又三年宪宗始立) |
西洋千二百四十一年
|
| 宋理宗宝祐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二百五十三年
|
| 宋理宗开庆元年(凡一年。是岁蒙古宪宗殂) |
西洋千二百五十九年
|
| 宋理宗景定元年(凡五年。是岁蒙古世祖中统元年) |
西洋千二百六十年
|
| 宋理宗景定五年(凡三十二年。是岁蒙古世祖至元元年) |
西洋千二百六十四年
|
| 宋度宗咸淳元年(宋度宗咸淳七年,蒙古始定国号曰元) |
西洋千二百六十五年
|
宋帝显德祐元年(凡一年)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
西洋千二百七十五年
|
宋端宗景炎元年(凡一年)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
西洋千二百七十六年
|
|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凡三十二年) |
西洋千二百七十八年
|
| 元成宗元贞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二百九十五年
|
| 元成宗大德元年(凡十一年) |
西洋千二百九十七年
|
| 元武宗至大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三百有八年
|
| 元仁宗皇庆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三百十二年
|
| 元仁宗延祐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三百十四年
|
| 元英宗至治元年(凡三年) |
西洋千三百二十一年
|
|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三百二十四年
|
| 元文宗天历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百二十八年
|
| 元文宗致顺元年(凡三年) |
西洋千三百三十年
|
| 元顺帝元统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百三十三年
|
| 元顺帝至元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三百三十五年
|
| 元顺帝至正元年(凡二十七年) |
西洋千三百四十一年
|
| 明太祖洪武元年(凡三十年) |
西洋千三百六十八年
|
| 明惠帝建文五年(凡五年) |
西洋千三百九十八年
|
| 明成祖永乐元年(凡二十二年) |
西洋千四百有三年
|
| 明仁宗洪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四百二十五年
|
| 明宣宗宣德元年(凡十年) |
西洋千四百二十六年
|
| 明英宗正统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千四百三十六年
|
| 明景帝景泰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四百五十年
|
| 明英宗复位天顺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四百五十七年
|
| 明宪宗成化元年(凡二十三年) |
西洋千四百六十五年
|
| 明孝宗宏治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千四百八十八年
|
| 明武宗正德元年(凡十六年) |
西洋千五百有六年
|
| 明世宗嘉靖元年(凡四十五年) |
西洋千五百二十二年
|
| 明穆宗隆庆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五百六十七年
|
| 明神宗万历元年(凡四十七年) |
西洋千五百七十三年
|
| 明光宗泰昌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六百二十年
|
| 明熹宗天启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六百二十一年
|
| 明怀宗崇祯元年(凡十七年) |
西洋千六百二十六年
|
| 大清顺治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千六百四十三年
|
| 大清康熙元年(凡六十一年) |
西洋千六百六十一年
|
| 大清雍正元年(凡十三年) |
西洋千七百二十二年
|
| 大清乾隆元年(凡六十年) |
西洋千七百三十五年
|
| 大清嘉庆元年(凡二十五年) |
西洋千七百九十五年
|
| 大清道光元年 |
西洋千八百二十年
|
| 大清道光二十一年 |
西洋千八百四十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