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远书城 > 张之洞 > 书目答问 | 上页 下页 |
| ⑴易 |
|
|
|
《郑氏易注》十卷。(汉郑玄。卢见曾刻《雅雨堂丛书》辑本,又广州刻《古经解汇函》本三卷,附《补遗》一卷。) 《周易郑注》十二卷。(丁杰辑补。陈春刻湖海楼丛书本。) 马王《易翼》一卷。(问经堂辑本。) 陆氏《周易述》一卷。(吴陆绩。《古经解汇函》重刻孙堂辑本,又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三卷。) 子夏《易传》一卷。(孙冯翼刻《问经堂丛书》辑本,又张澍《二酉堂丛书》辑本,又玉函山房辑本。此唐以前人依托,今通志堂、汉魏丛书所收十一卷本,乃宋以后人伪作。) 《周易集解》十七卷。(唐李鼎祚。雅雨堂本,《古经解汇函》重刻卢本,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张海鹏照旷阁刻《学津讨源》本,又明木渎周氏刻本,仁和叶氏刻周本。) 李氏《易解剩义》一卷。(李富孙。顾修刻《读画斋丛书》本。) 《周易口诀义》六卷。(唐史徵。孙星衍刻《岱南阁丛书》本,《古经解汇函》重刻孙本。) 汉魏二十一家《易注》卷。(孙堂辑。刻本。) 孙氏《周易集解》十卷。(孙星衍。岱南阁别行巾箱本,伍崇曜刻《粤雅堂丛书》本。) 《周易虞氏义》九卷,《虞氏消息》二卷,《虞氏易礼》二卷,《虞氏易事》卷,《易言》二卷,《易候》一卷。(张惠言。《茗柯全集》本。学海堂本无《易事》、《易言》、《易候》。刘逢禄《虞氏易言补》、《易虞氏五述》,李锐《周易虞氏略例》,未见传本。) 《周易郑氏义》二卷。(同上。) 《周易荀氏九家义》一卷。(同上。) 《易义别录》十四卷。(同上。孟喜、姚信、翟子元、蜀才、京房、陆绩、干宝、马融、宋衷、刘表、王肃、董遇、王廙、刘瓛、子夏。) 《周易姚氏学》八卷,《周易通论月令》二卷。(姚配中。汪守成刻本。) 《卦气解》一卷。(宋翔凤。自著《浮溪精舍丛书》本。) 《周易补疏》二卷。(焦循。《焦氏丛书》本,学海堂本。) 《易纬》十二卷。(八种。武英殿聚珍版本,杭州、福州重刻本,《古经解汇函》本。目列后。凡言聚珍版本者,福州皆有重刻本,杭州亦重刻第一单三十九种小字本。) 《乾坤凿度》二卷。(伪。)《乾凿度》二卷。(艺海珠尘亦刻。) 《稽览图》二卷。(珠尘亦刻。)《秋终备》一卷。《通卦验》二卷。《乾元序制记》一卷。(伪。)《是类谋》一卷。(珠尘亦刻。)《坤灵图》一卷。(纬与谶异,皆古经说,纯驳不一,宜分别观之。) 《易纬略义》三卷。(张惠言。《茗柯全集》本。《钱塘易纬稽览考正》一卷,未刊。) 《乾凿度郑注》二卷。(丁杰辑补。雅雨堂本。) 《读易别录》三卷。(全祖望。鲍廷博刻《知不足斋丛书》本。) 《周易义海撮要》十二卷。(宋李衡。纳兰性德编刻《通志堂经解》本,广州书局《重刻通志堂经解》本。) 《易小帖》八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易例》二卷。(惠栋。周永年、李文藻刻《贷园丛书》本,张海鹏刻《借月山房汇钞本》,钱熙祚刻《指海》本。) 《易笺》八卷。(陈法。京师贵州馆刻本。) 《易图明辨》十卷。(胡渭。钱熙祚刻《守山阁丛》本,粤雅堂本。) 《易图条辨》一卷。(张惠言。《茗柯全集》本。) 《春秋占筮书》三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易音》三卷。(顾炎武。《顾氏音学五书》本,学海堂本。) 《京氏易传》三卷。(汉京房。《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此书多言占候,故四库列术数类,惟汉学家多与相涉,未便歧出,姑附于此。) 《易汉学》八卷。(惠栋。单行本,毕沅刻《经训堂丛书》本。孟、虞、京、干、郑、荀。王保训辑《京氏易》八卷,严可均校补,未刊。) 《易象钩解》四卷。(明陈士元。守山阁本。) 《仲氏易》三十卷。(毛奇龄。《西河集》本,学海堂本。) 《易说》六卷。(惠士奇。家刻本,学海堂本。) 《周易述》十九卷。《易微言》二卷。(惠栋。卢氏刻本。) 《周易述》补四卷。(江藩,自刻本。二书皆有学海棠本。) 《易确》十二卷。(许桂林。自刻本。) 《易话》二卷,《易广记》三卷。(焦循。《焦氏丛书》本。) 《太极图说遗议》一卷。(毛奇龄。《西河集》本。) 《河图洛书原舛编》一卷。(同上。) 《周易本义辨证》五卷。(惠栋。常熟蒋光弼《省吾堂汇刻书》本。) 以上易之属(杂道家言者不录。魏关朗易传,唐郭京《周易举正》,皆伪书,不录。) |
| 梦远书城(my285.pro)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