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郑证因 > 金鹰斗飞龙 | 上页 下页 |
三八 |
|
刘亮采也赶紧下了马,将马拴在道旁一棵小树之上。向前一看,已见葛云施展开轻身功夫,飕飕地往着道旁悬崖上蹿去。这刘亮采当然也不敢怠慢,也忙着跟纵葛云往着悬崖上蹿去。这座悬崖虽然是极峭极陡,但凭着两个人受飞龙叟七八年的传授,竟也如履平地一般地,转眼间跃将上去。到了这悬崖顶上,向四外查看,并没有一个人影。再听去,好像是衣襟带风的声音,出现在悬崖上面的峭壁之上。 这两人也不再思索,竟又飕飕地蹿将上去,一连数跃已是上了峭壁之上。在夜色茫茫之中,好像有三四个人,立在距此四五丈远的地方。在夜色朦胧之中,果见两个人,大袖飘动。彼此使出轻身功夫,互相奔逐。葛云和刘亮采,一经发现了这种景象,立时喝了声上,两人双双如飞地扑将上去。不料那两团人影,竟突然互相揪结起来,随即闻得“哗”的一声大响,这峭壁的一角边沿,竟被这两个人足底踩掉。随着这一阵土块石头,这两个人就双双地坠下了万丈深渊之中,同归于尽了。 赶到葛云和刘亮采扑近时,早听得峭壁下面,“哗啦啦”的一声大响,眼见得这两个武林怪杰,为了一颗金印同葬涧底。葛云和刘亮采惊得不住一同跺脚,那方靖也是跺脚长叹,叹息一阵后,回头望看葛云道:“现在你师傅和我师傅,已经双双地带着金印跌下万丈深渊了,谅已粉身碎骨,我们两家正不必再事深结仇冤。如你两位觉得不服气的话,你们两个人,我们也是两个人,正不妨也同归于尽。不然的话,我们何妨觅路下去,找寻尸骨,也好尽一点师徒之情。” 那刘亮采泪流满面地摇头道:“方捕头,你走吧,就此一来,我们两人算是长了见识,武林之间,争强斗胜,总没有好结果。我们下去找寻,也是个白费,只好彼此分手走吧!” 刘亮采说完,就和葛云向着这悬崖底下,探首查看,望去全没有所见。两人一跺脚,叫了一声:“师傅!” 彼此全又哭了一声,这才又一同返身,纵下峭壁,落在悬崖之上,又从悬崖之上翻落到山道上。这才各自上马,出山而去。方靖等到他们二人走远了,也和爬山虎呆想了半晌,彼此叹息了一声,也就连夜地过了这兴安岭,回到奉天去了。 赶到多萨河和宝瑛,听了方靖回来报告,说那辽东名捕金眼鹰金晟,为了与飞龙叟争夺金印,已经同归于尽,丧身于万丈深渊的消息。两人全是惊叹不已,跟着就忙着去禀知洪承畴。 洪承畴一听自己那颗金印业已是随着两位武林怪杰,坠身涧底,他倒没有什么可惜表示,只是为这飞龙叟和金眼鹰可惜。 洪承畴此后是郁郁终日,后来吴三桂乞师清兵入关。不久,洪承畴也就率军下江南。这时受了多少人的讽刺,他遂有“密室上书,以汉人养旗人”的建议,他希望百年之后,使汉人明白他是以此赎以往之罪。 不过在这三百余年以来,世人对于洪承畴的看法,是褒贬均异,言人人殊,明朝版图之遽然易色者,虽说是由于吴三桂之借兵破寇,以致引狼入室。但究之原委,若不因洪承畴之吕翁山一战,不敌被擒,竟然生降,恐吴三桂亦不至于卫命朝廷,挂印总兵,驻军山海关了,以至于“恸哭六军尽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吧! 这样说来,洪承畴也不能洗去覆亡明室特号大汉奸的恶名字了。 一说,洪承畴自知此举,已是成了国家民族的大罪人,夙夜难安,追悔无已,遂有密室上书清廷,使汉人以养旗人之举。至使旗人依赖汉人成性,终归于国朝更改,使旗人一蹶不振。一班读史者,至此才豁然大悟道:“哦!原来洪承畴竟是这么老谋深算,以赎前愆,狡猾哉!” 虽然如此,百世之下,悠悠众口,洪承畴是华夏子孙的大罪人啊! (本书完)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