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恨水 > 凤求凰 | 上页 下页
三三


  ▼第十一回 赋佳复官用材分大小 奏闻加爵持节奠西南

  这时候,汉朝换了第六个皇帝,我们读书读到汉武帝,就是他了。武帝是刘启的儿子,单名叫彻。他雄才大略,把四边土地,差不多扩充了一倍。他不但武功很好,对文学也有根底,不像他父亲不大在行。他那天看了《子虚赋》,就觉得很好,所以叫杨得意荐书去叫司马相如。这天早朝已罢,武帝在宫内看书,杨得意又值内班,照例伺候皇帝。杨得意看皇帝无事,就奏道:“陛下命臣召司马相如来京,相如接到臣信,就即刻前来,现住在臣家,明天让他朝见,陛下之意如何?”

  武帝道:“他已到京了。不必在坐朝的时候,前来见我,明天这个时候,就到这里来见我吧。”

  杨得意道:“是,明日他来朝见陛下。”

  杨得意奏罢,等武帝退了,赶快回家会见了相如,告知一切。次日,相如在宫里就见着武帝了,其情形大概如下。

  相如穿了蓝袍,戴了儒冠,来见皇帝。行到宫礼,就跪下三拜,称呼万岁。皇帝坐在金墩上,相如拜罢,就奏道:“臣司马相如,接到陛下的旨意,就即刻前来,在路上不敢耽误。”

  武帝道:“我读《子虚赋》,很好,是你作的吗?”

  相如奏道:“有的,是臣作的。不过这是诸侯的事,陛下不足看。敢请为天子游猎的赋。”

  武帝道:“那很好吗!几多时候,可以写完呢?”

  相如奏道:“臣现住狗监家中,大约一个月就可以写完吧。”

  武帝道:“你作赋,不用急,不限定时候你作完。只是像《子虚赋》一样,要作得好。”

  相如答应:“是。”

  武帝道:“大概你出门人,笔札带得少一点儿,我赐给你笔和札子,让你尽管去写。”

  说到这里,望着旁边站立伺候的太监道:“你传谕下去,在管理书房的尚书那里,叫他给司马相如一些笔札。”

  再回头给相如道:“你到这尚书办公的地方去领笔札吧,我等候你作的赋呀。”

  相如看皇帝没有其他的言词,这就向皇帝告辞。

  这个时候,皇帝也没有纸张,至于用素绢写的,倒是有,那很精贵的,所以总是用竹简木版写,札是木版之薄而小的。笔是古来用木做笔杆,秦用枯竹,到了汉朝,那笔比现在的笔大得多,墨是用漆浸水写,笔札两个字联在一处,就像现在说纸笔一样,没有意义。纸,都用竹子木片做的,将线连起来,叫作简策。有的长二尺四寸,短的一半。札是简策的总名,就是许多页的简策,所以用线连起来。大概司马相如当日与皇帝对话,就是这种情形吧?相如拿了许多笔札,就回家去。这杨得意是皇帝的狗监,现在听到这两个字,有点儿不雅,我想汉朝还没有不雅的习惯。所以他做了狗监,房子还是相当大。

  相如自远道来,他家分了几间房子,给相如居住。有住的房屋,就赶快作起赋来了。这首赋,以三个人首先登场,子虚是楚国人,说这首赋是虚言。乌有先生是齐国人,说没有这事。最后亡是公出来,亡念无,说没有这人。首先谈到游猎,中谈天子游猎,后谈天子忽然觉悟,解酒罢猎,启发了仓廪,以救贫民,顺了这条道路,行了许多仁政,就这样收场。这首赋,很多奢侈之说,而且这里边古字不少,不过最后,就谈到节俭爱民,大意如此,详细当然不说了。

  相如将赋作好,自己看了一遍,就将札子仔仔细细书写得完美,然后送呈宫门,请天子看。武帝接到这赋,就从头看了一遍,自然是很好。就叫杨得意过来,问道:“这司马相如文章作得挺美,他现在没有做官吗?”

  杨得意道:“是的,他现在没有任何事情。”

  武帝道:“他是个文人啊!从前他做了武骑常侍,究竟与他不很合适。我命他为郎吧(按武帝命司马相如为郎,这里书上写的有很大的缺憾。郎,是个官名,要加一两个字才着实。如议郎、中郎、侍、郎中等。这里叫作郎,那是侍从官吧,就是侍从郎也不一样,有清闲的,有天天要上班的。所有书上就只言郎,没有说明他是什么郎,我们又不能以意命他为什么郎,所以只好由他)。”

  杨得意谢了恩。武帝道:“明日我就传谕给他,命他为郎,你马上告诉他。”

  杨得意称:“是。”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