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恨水 > 凤求凰 | 上页 下页 |
三六 |
|
▼第十二回 千岁后人来升仙桥改 万家明火照故土情浓 县令负弩矢先驱,这在汉朝是一个极有礼貌的举动。平常的人,要去到陌生的地方,或者少到之处,这里就推人去迎接,见了面,把他扛的行李,拿过来自己扛着,而且先走,在前引路。所以这里县令肩上负着弓箭,在前面引导,这就是很礼貌了。至于要经过之处,早得了报告,那就派人郊迎,武帝有令,在太守以下,都要郊外相迎的,你瞧,这是多么阔呀!蜀郡人士得了这消息,以为蜀人莫大的光荣,这里官吏迎接,这是皇帝的谕旨规定的,那不去说它,就是蜀郡百姓,听说司马相如要到,就许多人齐集县中,派定人士前往相迎,带着酒和牛、猪各项物品,犒劳司马门下这些兵士呀。 司马的队伍,要到升仙桥,他在车上望着,笑向文君道:“马上要到升仙桥,我于此地,定了什么计划吗?” 文君笑道:“自然,我们都记得,你在桥心柱子上,刻下了字说,我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今天你乘驷马高车来了,不但是驷马高车,还有皇帝的节,你的副使,千名你的卫士队伍,那就不止驷马高车呀!” 相如哈哈大笑道:“是呀,我此番过桥,桥大概过得去,但是你也光荣啊!” 文君道:“这是自然,你听,这鼓角齐鸣,这是到了什么地方?” 相如道:“那自然到了升仙桥。” 文君道:“那我下地走走,看你题字的柱子还在不在?” 相如道:“鼓角齐鸣,怕是有人来相迎,我们且等一等。” 于是两人一齐朝外看,果然,队伍停住。有几批人物,衣冠整齐,朝四辆车子前奔跑。车子停住,相如暂时注目车外,那些人围住车子,就一齐躬身作揖,有人禀道:“成都县令、郫县令、临邛县令,同拜中郎将。” 相如一听到临邛县令,就不觉一起身,心里念道:“哎呀,这王吉来了。” 赶快就肩负着节,慢慢下车,向县令等官就回一揖。相如下了车,文君就跟着下车,向各县令回了一个“万福”。 相如走向前,拉着王吉的手,哈哈笑道:“老友,你怎么也来迎接?” 王吉笑道:“我兄,已是天子授命拜为中郎将,通达西南夷,这是应当来迎接的。又我先是蜀郡人士,这一回天子的宠命,真是蜀郡一时的光荣,这也应当前来。” 相如拿着节,就不能说这不是宠命,就道:“这就有劳我兄了。” 王吉道:“我兄既下车,就烦我兄顺行几步,前面有成都的市民犒劳我兄的部下,还有我兄的岳家,闻得我兄前来,岳父卓王孙同了长子文采前来恭迎。” 文君在一旁听见说,就道:“我的父亲也来迎接我们,这如何使得?相如,你就要步行上前,说句‘不敢当’才是。” 相如含笑道:“这是自然的。我们就去。” 他走了向前,三个副使也下了车,正在与成都来郊迎的官吏,寒暄一阵,相如连走带说道:“前面还有成都市民来犒劳我们部下,我们前去拜领。还有临邛来的市民,其中有我的岳父在内,我也要前去见见。” 壶充国道:“令岳父是卓公,在蜀郡很有名,这以上迎下,如何使得?” 文君连忙接着道:“以上迎下,我们自然不敢当,可是迎接三位副使,这是应当的呀!” 王然于笑道:“我们来助中郎将,自然也居下,那也是不敢当。中郎将夫妇先去,我们见过成都的市民,随后就到。” 相如点头,同了文君,赶快向前。 前面是相如的部下,一千多人,两边分站着,各人拿了武器、旌旗,肃立不作声,相如由此前去,自己拿了一柄节,慢慢地行路。前面是成都的市民,有好几百人,聚在一处,拿了旗子,也都肃立着。前头是胡子很长的老人,人边上有牛、猪、鸡、鸭的担子,还有几十罐酒。相如走向面前,旁边有人伺候,大声喊道:“中郎将到!” 这成都市民就齐齐地向相如作了三个揖,相如把节抱了,也回了三揖。成都市民的老人就举步向前道:“中郎将这次前来,是国家的荣幸,也就是我蜀郡人的荣幸。我们预备一点儿牛、酒,犒劳我们兄弟,这不敢说是我们的礼物,不过是尽我们一点儿心意而已。” 相如道:“各位乡长,有劳了。所赐的礼物,我们收领。后面尚有三位副使,还要见见各位。我们有话,等我们住在成都,向各位细谈。前面还有临邛来人,恕我不能久在这里细谈。” 各个成都市民,就连连说道:“请便吧!” 相如在前面走着,后面跟着卓文君,他们举步慢行,前面就是临邛市民,他这里也有上百人,至于他们所办的犒劳品,比成都的还要多一点儿。他们边走边近,这里还是一点儿声音没有。文君细看,就见为首的十几个人,就有卓文采在内,文采穿了一件绿衫,头上戴有方巾,看见相如朝这边走,就满脸是笑容。相如看见临邛市民,照例说了几句言语。把话谈完,马上文采就挤上前,见了相如就深深地作揖。便道:“中郎将司马先生,我的妹夫,你这次回来,是多么光荣呀!我们得着你的启程日子,就高兴得连睡都睡不着。”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