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恨水 > 上下古今谈 | 上页 下页
三九七


  ▼何必东京蔷薇

  读昨日本报第二版所载“东京蔷薇是谁”的那篇译文让我们发生许多感想。比较起来,交战国的宣传,日寇是属于笨拙的,但有些地方,他们依然能够发生效果。尽管美国人知道这位女广播员是一枚细菌,而不免还称她为东京蔷薇。记得在前八年,我们南京有一位女广播员刘小姐,也曾为日本人所颠倒,而称之为“南京之莺”。但我们却并没有利用到这一只莺,在国际上发生任何作用。

  其次,我们又可以想到对前方士兵的宣传,实在不必句句是钢铁,字字是血泪。有时,也应当在枪林弹雨的一片硫黄气氛外,给他们一点轻松。就以本问题论,与其让太平洋士兵去找东京蔷薇而得一点轻松,何以华盛顿或纽约就自己给他们一朵蔷薇,或者就给他一只南京之莺一类的歌声,也无不可。

  由此类推,所谓前方精神食粮,要配搭一些什么东西,也就不难开这一张单方了。

  ※1944年5月21日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