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恨水 > 秋江 | 上页 下页 |
二 |
|
张于湖听了这话,不觉一惊。这和州潘家,和张家正是世交。这位老尼法成,可能是自己的长辈。不过自己未曾说是姓张,还不能相认。于是捧茶相饮,然后站起来四壁看看。北墙上开了一堵窗户,窗外几株杨柳,杨柳外一口草塘,草塘里长满了荷叶荷花。几个红蜻蜓,在那绿荷叶上,只管乱飞,对着荷叶不时去嗅,嗅久了,便飞下去在红瓣上停住。 张于湖点点头,回过头来,这墙上挂的白荷花,两朵刚刚开放,另外一朵含苞未吐,在绿叶边上,伸头探望。张于湖看那幅画边上,题款道“法成师长笑存,弟子妙常敬绘”,不觉赞了一声道:“画得好。” 老尼笑道:“这是老尼弟子所画,法名妙常,今年才十九岁,自幼很读几年书,诗词小品,略也懂得一二。至于这画,究是小孩子玩意儿,不登大雅之堂啊。” 张于湖道:“不,的确画得很好。据住持所说,还只十九岁,又精诗词小品,这越发不可多得了。现在何处,鄙人颇想一见。” 老尼道:“现在敝庵。大概这个时候,在观音堂焚香,既是相公要见,唤她前来得了。” 张于湖道:“不,一来贵庵还不曾参观,应当前去看看,二来住持弟子,鄙人也当拜见。” 老尼道:“这就不敢当。但相公说敝庵尚未曾参观,这倒说得是,老尼当前往引路。” 张于湖两手一拱道:“尚望引导前往。” 于是老尼在前引路,经过那带走廊,便是后院,院子里四棵桂花,绿荫遮盖,一只三脚铁炉,放在院中,这就有些佛殿气味。正面格子雕花,六扇殿门,只有中间两扇张开,推门进去,只见正面雕花红木神龛,中间站立一位白布竹叶印花衣服,素面赤足的观音菩萨。 张于湖正要说两句话,但见一位女子站立神案左角,拿着木鱼细敲。他以为观音菩萨下来了,一时看呆了。 原来这位女子,身穿一件白布印竹叶的长衣,正和观世音一样。她是一位带发修行的人,头上戴着压发,脑后垂着一路莲花的穗子。看她年纪不过十八九岁,两眉弯弯。目如流水一般嵌着,那长圆的脸正好比莲花一样。她面前神案上,摆了一卷经,她右手敲着木鱼,唇不露齿的当儿,用细小的声音念经。 老尼便上前道:“妙常,这位王贵人,是去岁中的进士,今特来此烧香,望你见过。” 妙常听说,放下木鱼,弯腰合十。张于湖一旁还礼。 妙常道:“相公想是拜过如来,此地有蒲团,就请拜过观音大士。”说着,将神案前蒲团向外拖了一拖。张于湖也不便不理,就跪着拜了三拜,站起来向妙常望了一望,便道:“刚才看到一幅莲花图,是仙姑的手笔,实在妙到秋毫颠。又闻令师所说,诗词小品,也是独一无二,那更为文坛盛事,可能使鄙人赏鉴一二。” 妙常道:“这如何使得?那拿出来真会见笑大方。”她说着,突然退后一步。 张于湖道:“仙姑太谦了。鄙人有意在贵庵里避暑两天,可以吗?” 老尼道:“可以的,我们这里有避暑楼一所,原是留给善士避暑的。” 张于湖笑道:“那就很好。门口有个小厮叫他进来。” 法成就对妙常道:“你去对香火厨子说,王相公的跟随在门外,请他进来。” 妙常道:“是,王相公失陪了。”说着,她打了个问讯,然后整饰衣襟,从容而去。 张于湖眼望妙常走去,衣服飘然,点头道:“实在太好,这庵内有这样天仙一般的人……”正说着,他看到老尼这脸上,有些不自然的模样,便改口道:“焚香念经,那感化力是很大的。” 老尼这才转不高兴为喜,笑道:“相公夸奖了。” 正说话的时间,王安进来。 张于湖道:“住持说,这里可以避暑的,有所避暑楼可以住下。住持好客,极为难得,我那马裢子内,取出纹银十两,以为香火之资,交予住持。” 王安答应是。 张于湖手一指道:“这是住持,上前见过。” 王安向前一揖,老尼合十。 于是张于湖随了老尼身后,各处参观一番。那喳喳的蝉声,已在桂树梢上,太阳偏西,晒到墙角。 老尼道:“天色不早,当引相公看看避暑地方如何?” 张于湖道:“有劳住持相引。”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