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恨水 > 天明寨 | 上页 下页 |
七一 |
|
▼第二十四章 开始捉妖 这一片呛呛之声,原来是天国军队在那里敲锣。这锣并不是一面两面,始而是正面那路队伍有了一处锣声。不到一会子工夫,前后左右,好几处都跟着了响起锣来。那锣声越急,响应的也越多。李凤池便向大家道:“这是他们引用了古制,鸣金收军。只听这种声音,我们知道他们是真正的退兵了。你看,我们不是用很少的人打跑了他们很多的人吗?” 练勇们听着,哄然地笑了起来。凤池道:“且不要笑,战场上是千变万化的,你看到敌人是朝前面退走了,说不定他们兜一个大圈子,抄到我们后面去,把我们包围在中间。你们要知道,打胜仗最怕骄傲,打败仗最怕灰心。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是要格外小心。” 大家听了这话,心里一动,就把叫唤声给停止了。那边的锣声,越敲越远,眼见天国的队伍,拥着那丛灯火,向对河退过去了。凤池就向大家道:“这回就算是敌人真走了。我们可以到村子里去寻找寻找,若是有敌人的兵器粮草,我们一齐搜罗了,带上山去,还可以充我们自己的军用。村子外现时只要留几个人放哨,其余的人,都进村子去找东西。天色慢慢地开了,云彩吹散,说不定什么时候,月亮就要出来。等着月亮出来,照得我们清清楚楚,那我们的大事就完了。所以虽然是敌人走远了,我们也应当加倍地谨慎。你们还是快来为妙。现在你们赶快就去,我亲自在村子外面把风。” 这些练勇们本就是浑身高兴,听说到村子里去找战利品,那就一阵风似的散了开去。不到一个更次,天上的黑云大幕,已现出了许多裂缝,那缝慢慢地张开,便有白云和青天露出来。大地上,村庄树木,继续地现出了原形。于是这些进村子里去的练勇,一批一批的,跑到村后来齐集着。自然,他们都不能空手回来,多多少少各掳了一些战利物。在麦田里,点一点人数目,出来是一百四十八名练勇,到现在还是一百四十八名练勇。这一次夜袭,总算大获胜利。 大家这就是欢欢喜喜地回天明寨去了。回头再看看打败仗的天国军队,这晚上的失利,完全出乎意料以外,绝没想到在这种山野草县里,会吃这样的亏。当夜收兵回营,紧紧地闭了营寨,却没有动作。到了次日天明,这里的统兵官师帅吴光汉,就差人把汪孟刚叫了去问话。原来,天国军队所到的地方,首先一件事,是扎营设卡,第二件事,就是打馆子。打馆子的办法,是把所在地方的人民,分着男女两股集拢起来,男要归男馆,女要归女馆,不许分开来散住。若是男女共住在一处,纵然是夫妻一对,这也违犯了天条,斩首不留。天国军到这里,刚只得半日一夜,又惊扰了一夜未得安定,所以还只是草草地扎营设卡,不曾打馆。 汪孟刚因着黄执中的引荐,已是投降了天国。只为了还不曾打馆,所以还住在家里。这时,营里有了三个传令伍卒来传他,自然是跟了去。随身的衣服,都还和平常一样,只是将辫子打散了梳了一条小髻,绾在头顶心里,拿了一顶平常戴的风帽。 昨天晚上,那样叫嚣大战,他如何不知道,心里捏着一把汗,正是未曾睡得。这时天色一亮,就有人来传见,心里便已料着十之七八,必是为了这事,因之心中更是不安。他随着那传令卒向前走,向前一看,不由他不大吃一惊。原来这程家畈全在平原上,本有不少的富有人家,四处散住着的。这时,那最大的程家大屋,忽然不见,当面却是突起了一堵高到两丈多的土墙,无数的勇卒,正在墙外挖壕挑土,向两边把土墙加长起来。筑好了的墙上,遍插着尖角黄旗子,风吹着,飘展不定,晒着东边照来的太阳,真个是金光万道。 那黄旗后面,涌出三座高木架子,在木架子上,盖有风雨亭子大那么三间小楼。小楼上也有一面尖角黄旗子挑了出来。咚的一声,又咚的一声,在那上面传出了零碎的鼓声,可以知道,那是军营里的瞭望楼。汪孟刚跟着前面一个伍卒向前走着,不多远,便是一道土壕。看下去,约莫有两丈深,壕的两边,都挖得十分的陡峭,绝不容人可以爬了上来。在壕面上搭了几块长板子,仿佛是一道板桥的样子,人就在这板桥上过去。板桥朝外的一头,有两根粗绳子盘着,直通到土墙上面去。朝里的一头,两边有两截大木桩,将桥板相连着。过了桥时,土墙上,立刻有人扯着绳子,把土桥吊了起来。汪孟刚只回头略望了一望,因看到后面跟随的两个伍卒,有些杀气腾腾的,就不敢多看。那伍卒将他带到了墙门口,和墙上的人说了几句广东话,然后等了一会儿,这营门方始打开。 门里面却不像门外面这样悄悄的没有人影儿,站立了两排人,将营门围了半个圈子。那三名伍卒身上各解下了一面腰牌,递交了守门的兵士,又进去叙述了一番,方才让孟刚走了进去。他向四周看时,与原来情形大为不同,在每个村屋外面,都可以看到那迎风招展的黄色旗子。本来,各村庄上因为军情紧急,人心摇摇,没有心过年。所以各家大门口,都没有贴那迎春对联。这时倒像过年一样,各家门首,全都把红纸对联张贴着。正中那顶高大的屋子,门联是更大,迎面当中心插了一面三角黄旗,长阔约有四尺,上面有黑字,写着是“太平天国前十五军前营师帅吴”。那对联却把师帅两字分嵌在为首,乃是: 师天父训言,莫学黄巢李闯; 帅地官徒旅,但为鲁肃曹彬。 孟刚虽不曾做得秀才举人,但是他肚子里一肚子诗书,平常的应酬文字,是可以对付的。一看这种对联,觉得还不如那些“财源茂盛达三江”的词句,便有些奇怪。不过这究竟是师帅所在的地方了,没有一点杂乱的人声,也没有一点杂乱的人影,只是那风刮着旗子尖角,咕咕作响,远处更楼上的鼓,一声一声的,从长空里送来,增加了这里的严肃意味。那引路的伍卒,两个陪他站在门外,一个就进去禀报。这里也不过是平常的村庄,以往三五天总来一次的,可到了现在便觉有些不同似的,只觉心里头有些怦怦乱跳。 但是自己想着,反正不曾做过犯天条的事,纵然师帅有什么话问我,我有一句说一句就是了。只管这样揣摸着,先进去的那个伍卒,就出来向他勾了两勾头,因低声道:“你跟了我进去,见到吴大人,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你若瞒着不说,将来天父天兄指示,把你邪心说破,你就罪大了。”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