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包拯 > 包孝肃奏议 | 上页 下页
题辞


  仁宗皇帝临御天下四十年,不自有其圣神明智之资,善容正人,延谠议,使其谋行忠入,有补于国,卒大任以股肱者,惟孝肃包公止尔。

  或曰:“先朝任谏官、御史多矣,不四三年,歘至侍从近列,然类弗遂大用,又多不得善名以去。独孝肃之进,终无他吝,而天下不得异议者,何哉?”

  曰:“包公一举甲科,拜八品京官,令大邑。当是时,同中第者,虽下流庸人,犹数日月以望贵仕。公拂衣去养,十年亡宦意,其心无他,止知孝于亲而为得也。已而还朝,天子器其才高行洁,处之当路。公上裨帝阙,下瘳民病,中塞国蠧,一本于大中至正之道,极乎是,必乎听而后已。其心亦无他,止知忠于君而为得也。他人或才不胜任,望不厌人,方且死党背公,挟憾复怨,如鸷得搏,若虺肆毒,颠坠于憔顇泯灭之地,以甘其心,此众所以多不得善名以去。公进无他吝,而天下不得异议也。”

  初,公之归养也,至毕亲丧,方复仕。尝有诗云:“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卒践其言而得大位,美矣。虽然,愚谓非会仁宗皇帝至明上圣,有不可惑之聪,公欲必行其道于时,难矣乎!孔子有言:“邦有道,危言危行。”《坤之六二》亦曰:“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此公所以逢辰也。

  公薨后三年,田守庐州,尽得公生平谏草于其嗣子太祝君,因取其大者,列三十门,凡一百七十一篇,为十卷,恭题曰《孝肃包公奏议集》,遂纳诸家庙,庶与其后嗣无穷也。公之事业始卒、官阀迁拜,有国史与天下公论在,此不敢辄书云。

  张田题。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