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白居易 > 白氏长庆集 | 上页 下页
传法堂碑


  王城离域有佛寺,号兴善寺之次也,有僧舍名传法堂。先是大彻禅师宴居于是寺,说法于是堂,因名焉。有问师之名迹,曰:号惟宽,姓祝氏,衢州信安人。祖曰安,父曰皎。生十三岁出家,二十四具戒,僧腊三十九,报年六十三。终兴善寺,葬灞陵西原。诏谥曰大彻禅师元和正直之塔云。

  有问师之传授。曰:释迦如来欲涅槃时,以正法密印付摩诃迦叶,传至马鸣,又十二叶传至师子比丘及二十四叶传至佛驮先那,先那传圆觉达摩,达摩传大弘可,可传镜智璨,璨传大医信,信传圆满忍,忍传大鉴能,是为六祖。能传南岳让,让传洪州道一,一谥曰大寂。寂即师之师,贯而次之,其传授可知矣。

  有问师之道属。曰:由四祖以降,虽嗣正法,有家嫡,而支派者,犹大宗小宗焉。以世族譬之,即师与西堂藏、甘泉贤、勒潭海、百岩晖俱父事大寂若兄弟然,章敬澄若从父兄弟,径山钦若从祖兄弟,鹤林素、华严寂若伯叔然,当山忠、东京会若伯叔祖,嵩山秀、牛头融若曾祖伯叔。推而序之,其道属可知矣。

  有问师之化缘。曰:师为童男时,见杀生者尽然不忍食,退而发出家心,遂求落发于僧昙,受尸罗于僧崇,学毗尼于僧如,证大乘法于天台止观,成最上乘道于大寂道一。贞元六年,始行于闽越间,岁余而回心改服者百数。七年,驯猛虎于会稽,作滕家道场。八日,与山神受八戒于鄱阳,作回向道场。十三年,感非人于少林寺。二十一年,作《有为功德》于卫国寺。明年,施无为功德于天宫寺。元和四年,宪宗章武皇帝召见于安国寺。五年,问法于麟德殿。其年复灵泉于不空三藏也。十二年二月晦,大说法于是堂,说讫说化。其化缘云尔。

  有问师之心要。曰:师行禅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应病授药,安可以一说尽其心要乎?然居易为赞善大夫时,尝四诣师,四问道。第一问云:“既曰禅师,何故说法?”师曰:“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有三,其实一也。如江湖河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云何于中妄起分别?”第二问云:“既无分别,何以修心?”师曰:“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理?无论垢与净,一切勿起念。”第三问云:“垢即不可念,净无念可乎?”师曰:“如人眼晴上,一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第四问云:“无修无念,亦何异于凡夫耶?”师曰:“凡夫无明,二乘执著。离此二病,是名贞修。贞修者,不得勤,不得妄。勤即近执著,妄即落无明。”其心要云尔。

  师之徒殆千余,达者三十九人。其入室受道者,有义崇,有圆镜。以先师常辱与予言,知予尝醍醐嗅薝卜者有日矣。师既殁后,予出守南宾郡,远托撰述,迨今而成。呜呼!斯文岂直起师教慰门弟子心哉?抑且志吾受然灯记,记灵山会于将来世,故其文不避繁。铭曰:

  佛以一印付迦叶,
  至师五十有九叶,
  故名师堂为传法。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