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笔记杂录 > 大宋宣和遗事 | 上页 下页 |
一八 |
|
【宣和七年】 诏林灵素修道书,改正诸家醮仪,校雠丹经。 灵素每遇初七日就座,百官宰执、三衙亲王、中贵,士俗,观者如堵。灵素为幻不一,徽宗尝呼之为“聪明神仙”。御笔赐灵素为“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两府班。徽宗尝思明达皇后,惜其已死,谓灵素曰:“朕欲一见明达后,卿能之乎?”灵素回奏:“臣能为叶静能致太真之事,陛下但瞑目少顷,即见之矣。”徽宗如其教。顷之,游一宫阙,乃瀛洲神仙之境,得与明达后邂逅,语甚款密,移时而觉,如梦中恍惚也。 十二月,天神降坤宁殿,修神保观。神保观者,乃二郎神也,都人素畏之,自春及夏,倾城男女,皆负土以献神,谓之“献土”。 又有村落人妆作鬼使,巡门催“纳土”者,人物络绎于道。徽宗乘舆往观之。蔡京奏道:“‘献土’、‘纳土’,皆非好话头。”数日,降圣旨禁绝。诗曰: 道君好道事淫荒,雅意求仙慕武皇。 纳土谶言无用禁,纵有佳谶国终亡。 徽宗即位之初,皇嗣未广,有道士刘混康以法箓符水得幸,上奏:“禁城西北隅地势稍低,若加以高大,当有多男之喜。”诏增筑数仞岗阜。后来后宫果生男不绝,为此愈是崇信道教。 是年,诏户部侍郎孟揆董工增筑岗阜,取象余杭凤凰山,号做“万岁山”。多运花石妆砌。后因神降,有“艮岳排空”之语,改“万岁山”名做“艮岳”。后有人吟诗一首云,诗曰: 磐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倖臣同。 时危运作高城炮,犹解捐躯立战功。 后四年,始成。御制记文,凡数千言。有金枝产于万岁峰,改名“寿岳”。其门号为“阳华门”,两傍有丹荔八十株;有大石曰“神运昭功”立其中。旁有两桧:一夭矫者,名做“朝日升龙之桧”;一偃蹇者,名做“卧云伏龙之桧”;皆玉牌填金字书之。岩曰“玉京独秀太平岩”,峰曰“卿云万态奇峰”。 又有绛霄楼、金碧阁,势极高峻,在云表,尽工艺之巧,无以出此。运四方花竹奇石,积累二十余年,山林高深,千岩万壑,麋鹿成群,楼观台殿,不可胜计。诏左街道录徐知常于禁庭建醮,徽宗自亲书表章三道,焚于凝神殿会真堂。即命知常拜章奏闻上帝,颙俟睿旨。知常领命,遂拜伏于坛之侧,至翌日方兴。徽宗问知常曰:“卿为朕所奏事,未委睿旨有何明答,幸无隐乎!”知常曰:“臣不敢隐。陛下首章,为国家万民祈求丰稔,上帝览章,天颜甚喜;陛下次章,欲祈百嗣,上帝览章,天颜微怒,言何其欲心之广;陛下末章,空纸一幅,上帝见之,天颜大怒,遂秉笔判云:‘赵某有慢上之罪,全家徒流三千里!’余不敢尽言。”徽宗心颇疑之,嘿然无语。 徐知常元是闽中人,久寓京师,以道术为徽宗所眷。在后林灵素得幸于上,知常屡表辞归,欲往东南修炼,旨不允。至拜章之后,一日逃去。后数年有自闽中来者,言知常在建州水西,盖造宫观甚盛。 帝欲见之,即日诏知常诣阙下。诏命累降,知常皆不拜。诏有司督责,知常违诏。诏押知常下狱囚系。狱吏问知常道:“闻公能游月宫,愿带挟小人同往乎?”知常云:“此特易事,但得纸数幅,净水一盂,便可游玩月宫矣。”吏如其教。知常取纸粘于狱门上,将笔画一个圆圈,把水一噀,即时清光满室,冷气迫人。吏与群囚争玩月光,回顾知常不知所往。朝廷屡诏物色求之,竟不可得知常之踪矣。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