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仲淹 > 范文正公集 | 上页 下页
遗迹


  《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苃。”是虽召公之德教明于南国,亦足见人心天理之所在,盛德至善,果能使民之不能忘也。文正公之勋德被于海宇,凡平生所至之地,后人皆为立名号,建祠宇,以示不忘。迄今三百余年,敬慕犹昔,是岂人力之所致哉?于此见穷天地,亘万古,斯民好善之心犹一日,第患在上者不能以善政感发之耳。是故势力非所以服人,贵富不足以传久,惟盛德大业可以服人心而垂后世,观者其亦有省于斯。

  §百花洲,在南阳,公集有《答王叔源忆百花洲》诗。洲上有文正祠。黄山谷先生尝游百花洲,谒文正公祠,有诗。东溪书院在澧州。初,公幼时侍其父朱文翰宰安乡县,读书此地,后为文正公读书堂。宝庆丙戌,知州董与几建东溪书院。

  §西溪书院,在泰州海陵县西溪镇。初,公监西溪塩仓,筑捍海堤二百余里,人怀其惠,既为立庙。邑士姜国英复请于官,中书送礼部议,旧有祠堂,委系前贤,合设书院,宜从所请。

  §忠烈庙,在庆州。宣和中,宇文虚中为庆帅建,与种世衡同祀。公庙号“忠烈”,世衡庙号“威靖”。

  §景范楼,在邓州古牙城。公尝知邓州,邦人思之,建景范楼。

  §思范亭,在广德司理厅。详见孙莘老诗及汪浮溪、楼钥祠堂记。

  §清风槗,在润州,公知润州时所建。

  §范公柏,在番阳郡学,凡十八株。俗传公遗言:“柏及地,则吾再出。”今柏枝去地不及二尺。

  §严子陵祠堂,公知睦州日建以祠子陵。今为钓台书院,内有公祠堂。

  §读山,在池州青阳县东十五里长山,公幼读书之地,人名之曰“读山。”后建文正祠堂,池人以公随所飬父淄州长史朱文翰之长白山,非读书于长白山,所谓长山者乃在此,而非淄州之长山也。绍定二年,池州郡守丁黼记之,有辨甚详,亦未暇考。

  §平江府文正公祠,宋咸淳间太守潜说友建,拨官田以供祠事。既成,以闻于省,依所请。其东为“范文正公坊”,其西则文正公故宅,乔木森蔚,岿然故家。其南则为范家园,有石刻,太守李大异书。

  §国朝至元初,平江路学官衘中皆带“提督范祠”,祠设教谕至今。每岁春秋二丁,郡官致祭,台省诸司官因事按吴者,皆与祭。凡达官显人过吴,必拜谒祠下,其题名具在。

  §吴郡学,本文正公南园也。公以南园为郡学。后公仲子持节按吴,复加增广,至今郡学为浙中之最。学有文正公祠,以范氏子孙一人为主祠。

  §褒贤寺在洛阳,文正公、忠宣公墓在其地。是寺为奉祠之所,内有仁宗所篆《褒贤碑》。吴中子孙亦常遣人至洛阳致祭,其寺僧亦常来吴。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