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范仲淹 > 范仲淹文集 | 上页 下页
蔡齐墓志铭


  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宝元二年岁次己卯四月,前参知政事、户部侍郎蔡公薨。天子悼之,卿大夫忧之,国人伤之。上命三公举行典礼,赠兵部尚书,谥曰文忠。以康定二年岁次辛巳十一月某日,葬于许州阳翟之某山。

  公讳齐,字子思。其先周之子孙,累封于蔡,因以著姓。秦汉以降,代生伟人。曾祖绾,赠太保,洛阳人也。尝宰莱之胶水,居官九年,民爱以深,遂家焉。祖讳邻,赠太傅,隐居丘园,以坟素为乐。考讳梦臣,累赠中书令,博通经史,善时笔,与宗族居,乡党称其孝友。娶楚国太夫人张氏而生公,教之亲仁,宾来如归。公幼而神秀,眉目广耸,见者异之。尝依外舅刘氏学于彭城,今相国陇西公迪时为监郡,得公诗语,叹曰:“渠有大志,宜善视之。”大中祥符八年春,真宗皇帝临轩,以文考天下之士,公中第一。及引对,文陛堂堂英伟,进退有法。上大悦,顾谓寇莱公曰:“得人矣。”遂下诏俾金吾给七人清道,自公始也。

  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守兖海郡,移北海郡。召还,以大著直集贤院,主判三司开拆司,赐服五品。今上即位,拜右司谏、同修《起居注》,改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赐金紫。历户部、度支二副使,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同知审官院。既而召入翰林为学士,兼侍读学士,转礼部郎中、龙图阁学士,守西京以便亲。求为高密郡,徙南京。入除左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寻改给事中,复充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拜枢密副使,进礼部侍郎、参知政事。

  以户部侍郎罢,终于汝阴郡,享年若干。楚国在堂君子哀之。公之弟秘书丞禀、甥著作佐郎寇平干公襄事。中山郡夫人刘氏哭泣三年,至于疾废。

  二子尚幼,曰延庆,太常寺太祝;曰延嗣,秘书省正字。

  长女适试将作监主簿刘庠,次女在室。

  而某自布素从公之逰,见公出处语默,无一不善。门中奉亲,日视其亲色,诸公昆弟爱之如伤。先朝采拔,以辅相器之。当遗弓之初,公怀哀慕,不能食者数日,家人视其衾衣,涕泗沾湿。公病汝阴,闻拓拔僭称,嘻吁感槩,教弟禀言西事甚详,盖忠孝之性发之天也。

  公于亲旧间,虽死生不易,彼有孤遗,则必为之备嫁娶。又好学无倦,未尝不以名教为急。孔子之后,世袭“文宣”,公尝宰曲阜。乾兴中,四十九代孙承祐卒,遂废十余年。公闻承祐有母弟在,抗章请复其嗣,有诏从之。其立朝也,能清其心,高其行,未尝取于人。明肃太后时用事,中贵人董修景德寺,时公在翰林,诏为之记。中人求公善辞,许以不次,公迟之不进,故被诬而出。至高密,会岁饥,公请蠲诸州税,又力请放海利以救,东人于今赖之。

  公两居宪台,方严不动,百辟畏其风。权戚有过,则弹劾不隐,未尝求其下也。明肃之终,庄惠复立,阁门促百僚贺,公毅然正色,目台吏不得追班前白执政,遂罢。自是庄惠损抑礼数有力焉。在枢密院,海南奏交趾八百余人避本国之虐以归我,议者谓不如还之,恐生边患。公曰:“当内之荆湖间,活以闲田,奈何求生而来,委之兕虎?蛮亦人也,义必不还。苟散为民盗,从而戮之,酷又甚焉。”争之不能得,后果为乱。捕之岁余,宜、桂以西皆警,朝廷患之,公犹有愧色。在政府,浩然示至公于中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嫉,闻善言必谢。孜孜论道,以致君尧舜为心。与大臣居,和而不倚,正而不讦,无亲疏之间,有方大之量,朝廷为之重,刑赏为之平。及其出也,未踰岁时,而天子思之,公遽不起。

  呜呼!公之生也,天有意也;公之亡也,天无意乎?使在位而寿,则道德功名非竹帛之可胜矣。铭曰:

  泰山之东,齐鲁同风。
  厥生我公,我公堂堂。
  观国之光,亨于真皇。
  真皇上僊,陨血涟涟。
  欲报昊天,今上圣神。
  乃眷正人,参于国钧。
  纯德坦坦,平心浩浩。
  进退惟道,恕以待物。
  诚以报国,仁人之德。
  天乎天乎,岂不有心?
  夺此令人,我怀忧深。
  箕山峩峩,颍川悠悠。
  山为陂兮川为丘,公之名兮与日月留。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