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陶弘景 > 真诰 | 上页 下页 |
卷四 运象篇四 |
|
仙道寂寂,寻之亦使人不劝也,况复求之于无涯耶。假令东山忽有石髓盘结,紫芝映林,夜光焕烛,燕胎曜峰,灵津肆显,众真罗吟,人人往者,皆得掇玄华而揖玉腴,对天仙以散想也,将必相与把臂太虚,驾络庆云矣。未审子当力赴,此二日暂游山泽不?将故以官私自切,不获一果耶?今之所以为懈难者,盖闇推于有无之间耳。以无期我,我亦无也。空中有真,子不睹之,不可谓罕彷佛矣,所望在于不褰裳耳。二日可不果,何时能屈驾看金陵乎? 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定录君告许侯。 岂能割目前之近滞,慕难成之远功耶?若故栖情丘林,凭托京畿者,观金陵以偶想将任意于吾子,勿谓我无方,从无以鉴矣。心单则试不眄,神苦则教不生,贤者之举,可不察耶! 保命君告。 右二条,杨书。斯告实至言矣。 奉十一月二十九日告,得道者以其能排却众累,直面而进,于是百度自浄,众务云散。该其优者,不足为劳,披于艰者,可以表心。正月中必有龟山客来东山,至时渠〔此应作“讵”字〕可不一力赴乎?奉览高命,欣然无量。始入此月,公私艰掇,未获从心。命使〔此本是“今暂”字,后人改作“命使”〕到京,往反计日,还便沐浴,躬诣朝拜,不失此月。若吉日未过,愿垂告敕。又告贤者之举,复宜详之。昔未受上道之前,有欲索侧人意有称说堪陶奖者,受《隐书》之后,此计都冥也。 〔此下有两字被黵,又齐行翦去,后似复更有语。此论贤者之举,似仍是前书上纸,而复酬十一月二十九日告。此告今不存,前十一月二十九日告语不同。又云:正月龟山客来事如此,复酬后定录告亦可。是右英书中兼有此语耳。记不具存,难用显证。〕 右二篇,长史自书本。 令勤者勤其事,躭其玄微耳。慎者亦触类而作也。学道之难,不可书矣。有耻鄙之心者,于道亦辽乎,灌秉然后可贵耳。贤者之举,自更始尔,今且当内忘。 右,紫微夫人道此言。 〔此是紫微见长史答右英道“贤者之举”事,故复酬此语也。长史妇亡后,更欲纳妾,而修七元家事,最是所禁,故屡有及之。〕 手笔何其落落,卢医之喻,复有韦弦之功,解冻炉门,其旨乃佳,当实心在此济矣。 定录告。〔此事中君见长史答右英书,复赏赞之也。〕 心已至也,不复须诣山也。每空怀以向真,单诚以泛道者,虽欲不教,其可得乎?瞻赴山泽,乃更余事耳。要都无怀者,实使人悒然,今可停也。 十二月一日夜,定录告许侯。〔寻此语,复似酬“到京不得来”,事事相关涉,不可领。〕 正月二十七日,将不能暂诣,欲营宅处耶?龟山真人似当其日来未真至斋者,自可无彷佛,且欲令彼见我乎?正月十四日保命告。 〔案:此《告》极似前所疑事,所以翻覆难解也。从此“正月”起至后,并是入丙寅年中事。〕 右五条,有杨书。 辔景登霄晨,游宴沧浪宫。 彩云绕丹霞,灵蔼散八空。 上真吟琼室,高仙歌琳房。 九凤唱朱籁,虚节错羽钟。 交颈金庭内,结我冥中朋。 俱挹玉醴津,倏歘已婴童。 云何当路蹲,愆痾随日崇。 二月九日夜,云林作。 晨游太素宫,控軿观玉河。 夕宴郁绝宇,朝采圆景华。 弹璈北寒台,七灵晖紫霞。 济济高仙举,纷纷尘中罗。 盘桓嚣蔼内,愆累不当多。 二月十六日,右英作。 玄清眇眇观,落景出东渟。 愿得绝尘友,萧萧罕世营。 吟此再三。 右三篇,有杨书。 灵人隐玄峰,真人韬云采。 玄唱非无期,妙应自有待。 岂谓虚空寂,至韵故常在。 携襟登羽宫,同宴广寒里。 借问朋人谁,所存唯玉子。 卓云虚之骏,抗翮于空同之上。 斯人矣,岂不长揖南面,永谢千乘乎? 紫微诗及咏此。 驾风骋云軿,晨登太渟丘。 绛津连岑振,清波鼓浚流。 步空观九纬,八刚皆已游。 暂宴三金秀,来观建志俦。 勤懈不相淹,是以积百忧。 二月三十日夜,右英作。 褰裳济绿河,遂见扶桑公。 高会太林墟,寝宴玄华宫。 信道苟淳笃,何不栖东峰。 紫微夫人歌此。 陵波越沧浪,忽然造金山。 四顾终日游,罕我云中人。 右英吟此。 控景始晖津,飞飙登上清。 云台郁峩峩,阊阖秀玉城。 晨风鼓丹霞,朱烟洒金庭。 绿蘂粲玄峰,紫华岩下生。 庆云缠丹炉,练玉飞八琼。 晏眄广寒宫,万椿愈童婴。 龙旂启灵电,虎旗徵朱兵。 高真回九曜,洞观均潜明。 谁能步幽道,寻我无穷龄。 紫微夫人作 紫阙构虚上,玄馆冲绝飙。 琳琅敷灵囿,华生结琼瑶。 骋軿沧浪津,八风激云韶。 披羽扇北翳,握节鸣金箫。 凤籁和千钟,西童歌晨朝。 心豁虚无外,神襟何朗寥。 回儛太空岭,六气运重幽。 我途岂能寻,使尔不终雕。 右英夫人作。 翳蔼紫微馆,郁台散景飙。 鸾唱华盖间,凤钧导龙轺。 八狼携绛旌,素虎吹角箫。 云勃写灵宫,来适尘中嚣。 解辔佳人寝,同炁自相招。 寻宗须臾顷,万龄乃一朝。 椿期会足衰,劫往岂足辽。 真真乃相目,莫令心徂訬。 虚刀挥至空,鄙滞五神愁。 右紫微作。 朝启东晨晖,飞軿越沧渊。山波振青涯,八风扇玄烟。 回眄易迁房,有怀真感人。三金可游盘,东岑宜永甄。 纷纷当塗中,孰能步生津。飘飖八霞岭,徘徊飞晨盖。 紫軿腾太空,晒眄九虚外。玉箫激景云,灵烟绝幽蔼。 高仙宴太真,清唱无涯际。去来山岳庭,何事有待迈。 四月十四日,紫微夫人作。 玄波振沧涛,洪津鼓万流。 驾景眄六虚,思与佳人游。 妙唱不我对,清音与谁投。 云中骋琼轮,何为尘中趍。 右,同夕右英夫人吟歌此曲。 松柏生玄岭,郁为寒林桀。 蘩葩盛严氷,未肯惧白雪。 乱世幽重岫,巡生道常洁。 飞此逸辔轮,投彼遐人辙。 公侯可去来,何为不能绝。 右,右英作。 神玉曜灵津,七元焕神扉。 灵迁方寸里,一跃登太微。 妙音乘和唱,高会亦有机。 齐此天人眄,协彼晨景飞。 总辔六合外,宁有倾与危。 四月二十三日夜,紫微夫人作。 玄感妙象外,和声自相招。 灵云郁紫晨,兰风扇绿轺。 上真宴琼台,邈为地仙标。 所期贵远迈,故能秀颖翘。 玩彼八素翰,道成初不辽。 人事胡可豫,使尔形气销。 四月二十七日夜,南岳夫人作。 右十二篇,有杨书,又杂掾写。 清净愿东山,荫景栖灵穴。 愔愔闲庭虚,翳荟青林密。 圆曜映南轩,朱凤扇幽室。 拱袂闲房内,相期启妙术。 寥朗远想玄,萧条神心逸。 闰月三日夜,右英作,示许长史。〔案《晋历》,丙寅年闰四月也。〕 右,有杨书,又掾写。 纵心空同津,总辔策朱軿。 佳人来何迟,道德何时成。〔吟此道〕 有心许斧子,言当采五芝。 芝草不必得,汝亦不能来。 汝来当可得,芝草与汝食。〔此两得及来,并戏作吴音。〕 右英吟此。 右二篇,有杨书。 八塗会无宗,乘运观嚣罗。 化浮尘中际,解衿有道家。 骋烟忽未倾,携真造灵阿。 虚景盘琼轩,玄钧作凤歌。 适路无轨滞,神音儛云波。 齐德秀玉京,何用世间多。 授书毕,又吟良久,而复授令书。此诗似不与书上相连也。 坦夷观天真,去累纵众情。 体寂废机驷,崇有则摄生。 焉得齐物子,委运任所经。 右,中候夫人作。 薄宴尘飙领,代谢缘还归。 奚识灵劫期,顾眄令人悲。 紫微夫人作。 右三篇,有掾书。 林振须类感,云蔚待龙吟。 玄数自相求,触节皆有音。 飞軿出西华,总辔忽来寻。 八遐非无娱,同咏理自钦。 悼此四罗内,百忧常在心。 俱游北寒台,神风开尔襟。 六月二十三日夜,南极夫人作。 登軿发东华,扇歘儛太玄。 飞辔腾九万,八落亦已均。 暂眄山水际,窈窕灵岳间。 同风自齐气,道合理亦亲。 龙芝永遐龄,内观摄天真。 东岑可长净,何为物所缠。 六月二十三日夜,中候夫人作。 右二篇,有杨书,又掾写。 五月十二日,中君喻书〔此九字题卷外,从此后并似是丁卯年中授书。此事皆论三许挺分也。〕 阿映遂能绝志山林,勤心道味,净神注精,研澄虚镜,玄渟独宴,孑栖偶真,乃翁道远之畴匹,姜伯真之徒也。服炁挹液,卒获其益,亦至事也。昔又入在临海赤山中,赤山一名烧山,遇良友王世龙、赵道玄、傅太初者,此数子始以晋建兴元年渡江,入东山中学道耳,并与相见,数人之业,皆胜于映矣。映遂师世龙,授解束之道,修反行之法,服玉液,朝脑精,二三年中,面有光华,还颜反少,极为成道。但恨其所禀不饶,不得高品之通耳。于是司命敕吾举之,使奏闻上宫,移名东方诸署为地仙。时三官都禁左郎遣典柄侯周鲂、主非使者严白虎来于赤山中,即欲执之以去,且诘其罪状。吾时禁牙〔谓应作“讶”字〕又乃驰启司命,司命即遣中侯李遵握“火铃而来呵摄之”,于是鲂及白虎乃走去耳。 李遵未来之时,映惧怖失胆,亦丧气矣。亦赖龚幼节、李开林助映为答对,亦几至败也。自无此二人,及其师王世龙,亦早恶矣。鲂诰〔谓应作“诘”字〕之亦有实,映答对亦可。可三官出丹简罪簿,各执一通而问映云:“夫欲学道慕生,上隶真人,玄心栖邈,恭诚高灵者,当得世功相及,祸恶不遘,阴德流根,仁心上逮,乃可步真索仙,度名青府耳。云何父手杀谢弓,且乱逆三光。又许朝斩李玘之头,以代蔡扶之级,又走斩射潘綦等,支解铃下曹表等,水沈汤云之尸,火烧徐昻之骸,绞杀桓整,刳割振哙,酷害虐暴,刑揽〔谓应作滥字〕四十有三,张皇讼寃,事在天帝,祸戾山积,善功无一。又汝本属事帛家之道,血食生民,逋愆宿责,列在三官,而越幸网脱,奉隶真气。父子一家,各事师主,同生乖戾,不共祭酒,罪咎之大,阴考方加。有如此积罪,亦无仙者,当可得欺太上之曹,使汝得名,刊不死之紫录耶。汝其无对者,有司必执也。” 映自强长啸,振褐抚发,尔乃整气扉口,叱咤而答曰:“大道不亲,唯善是与,天地无心,随德乃矜。是以坂泉流血,无违龙髯之举;三苖丹野,逐〔谓应作涿字〕鹿绛草,岂妨大圣灵化,高通上达耶?吾七世父许子阿者,积仁著德,阴和鸟兽,遇凶荒之年,人民饥馑,加之疫疠,百遗一口。阿乃施散家财,拯其众庶,亲营方药,勤劳外舍。临人之丧,如失其亲;救人之患,如己之疾。己死之命,悬于阿手,穷垂之身,抚之如子。度脱凶年,赖阿而全者,四百八人。仁德不队〔谓应作坠字〕后当钟我等。是以功书上帝,德刊灵阁,使我祖根流宗泽,荫光后绪。故使垂条结华,生而好仙,应得度世者五人,登升者三人,录名太上,策简青宫,岂是尔辈所可豫乎?”言毕,鲂等豁然而笑,遵至而去矣。此意虽复是世龙之助,吾亦壮其辞也。 于是即得度名东宫,当为仙之中者。然其身中自宿有阴罪未了处,巳日就补,复解谢太上,行当受书署者也。盖尔不复受考于三官,已定名于不死之录矣。今已移在竹叶山中,或名此山为盖竹山。山之东面两陇西上,其中有石井桥,桥之北小道直入,其间有六丛杉树,树之左右三百步,有小石深室,室前有流泉水,映与三人共止其中。此辰年当自暂出,还人食诡,亦欲暂还乡里山之近处,令其家兄弟见之者也。临时自当令其弟知之所在,乃又寄谢,令弟子勤之。若欲至竹叶山索映,亦即得相见。竹叶山东上石桥,桥之北小道甚径易,勿从南山上,山南道绝险。竹叶山中仙人陈仲林、许道居、尹林子、赵叔道,此四人并以汉末来入此山,叔道已得为下真人,仲林大试适过,行复去。此是竹叶山中旧仙人也。其王世龙、赵道玄、傅太初、许映,或名远游,适来四年耳。 右,从五月十二日至此,并杨书,受旨本。 纳纳长者,蔚蔚内明。拨于昔累,非复故形。变扇澡炼,得道之情。和挹神心,仰秀云灵。倾观晨景,德音兰馨。方及十载,季玮〔谓应作“伟”字〕举名。每事勖焉,勿复不精。 太和二年,岁在丁卯,十二月十七日夜,太元真人司命君告穆,到丙子年为十年矣,时当七十二也。到亥子年神化变链,子年始余十年。 萧条斧子,和心凝静,道炁虽妙,乘之亦整。澄形丹空,擢标霄领,其神以晖,其光将颖,实侍辰〔谓应作“晨”字〕之高举,谷子之罗鼎,可谓秀落众望,萦渟之仙才。又当勤进德修业,淡然虚眄。 十二月十七日夜,太元真人司命君告玉斧。 〔“祖司徒府辟掾,不赴,隐在本县茅山五年。”此十六字荣弟后所注,其“公府辟”似妄也。〕 渊奇体道,解幽达精。虚中受物,柔德顺贞。慈宽博采,闻道必行,逍遥飞步,启诚坦平。策龙上造,浮烟三清。实真仙之领帅,友长里之先生。必当封牧种邑,守伯仙京,傅佐上德,列书绛名。 右说道许长史所得限分。〔“尔时护军长史。”此六字,亦荣弟所注。〕 玮灼清晖,潜光翳真。二景落锋,飞霞流缠。于焉玉子,采此双辰。遂开上道,允得妙门。仪璘洞焕,玉标玄金。登名五宫,悬书七元。寔迭域之并罗,为上清之卿君。是子内和感虚,托真情专之所致,亦南人云轸之必驾,三元景辇之携游也。 〔此云“迭域”,即谷希子也,与前司命所答谷子之罗鼎事同。〕 右说道许玉斧所得之分。 〔此前后二“右”字下“说”字出长史书,云“右清灵真人说”云云,而杨君书无此四字,当是于时杨向长史口道是裴君也。〕 此是道成勤至受书之时,初所举定目之名也,亦得道赍诣之分限矣。恃而替者得来必无从矣,当共寘此。 右五条,有杨书、长史写,两本。 保命告云:“许子遂能委形冥化,从张镇南之夜解也。所以养魂太阴,藏魄于地,四灵守精,五老保藏,复十六年,殆睹我于东华矣。既适潜畅,莫觉不真。” 〔许子即是掾也。按张系师为镇南将军,建安二十一年亡,葬邺东。后四十四年,至魏甘露四年,遇水棺开,见尸如生,出著床上,因举麈尾覆面,大笑咤,又亡,仍更殡葬。其外书事迹略如此,未审夜解当用何法?依如许掾,似非剑杖也。〕 右英告曰:“自古及今,死生有津,显默异会,藏往灭智,与世同之者,皆得道之行也。若夫琼丹一御,九华三飞,云液晨酣,流黄徘徊,仰咽金浆,咀嚼玉蕤者,立便控景登空,玄升太微也。自世事乖玄,斯业未就,便当暂履太阴,潜生冥乡,外身弃质,养胎虚宅,陶气绝钥,受精玄漠,故改容于三阴之馆,童颜于九錬之户,然后知神仙为奇,死而不亡,去来之事,理之深也。” 南人告云:“得道去世,或显或隐,托体遗迹。道之隐也,或有再酣琼精而叩棺,一服刀圭而尸烂。鹿皮公吞玉华而流虫出户,仇季子咽金液而臭闻百里。黄帝火九鼎于荆山,尚有桥领之墓。季主服云散以潜升,犹头足异处。墨秋咽虹丹以投水,宁生服石脑而赴火,务光翦韭以入清泠之渊,栢成纳气而肠胃三腐。诸如此比,不可胜记。微乎得道,趣舍之迹无常矣。” 〔南人即南真人夫也。此诸仙人出诸传记,而事迹有参差不同者。〕 保命又云:“既适潜畅,莫觉不真。”如此之指,非真尸也。 右四条,有长史书。 人死必视其形如生人,皆尸解也。视足不青,皮不皱者,亦尸解也。要目光不毁,无异生人,亦尸解也。头发尽脱而失形骨者,皆尸解也。白日尸解自是仙,非尸解之例也。 右一条,甲手书写。 若其人暂死适太阴,权过三官者,内既灰烂,血沈脉散者,而犹五藏自生,白骨如玉,七魄营侍,三魂守宅,三元权息,太神内闭,或三十年、二十年,或十年、三年,随意而出。当生之时,即更收血育肉,生津成液,复质成形,乃胜于昔未死之容也。真人錬形于太阴,易貌于三官者,此之谓也。天帝曰:“太阴炼身形,胜服九转丹。形容端且严,面色似灵云。上登太极阙,受书为真人。”赵成子死后五六年,后人晚山行,见此死尸在石室中,肉朽骨在,又见腹中五藏自生如故,液血缠裹于内,紫包结络于外。夫得道之士,暂游于太阴者,太乙守尸,三魂营骨,七魄卫肉,胎灵录气。 右三条,是长史抄写《九真经》后服五石腴事。 其用他药得尸解,非是用灵丸之化者,皆不得反故乡,三官执之也。有死而更生者,有头断已死乃从一旁出者,有未敛而失尸骸者,有人形犹在而无复骨者,有衣在形去者,有发脱而失形者。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晓向暮之际而谓之地下主者也。 右一条,是掾抄写《剑经》后论尸解事。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