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陶弘景 > 真诰 | 上页 下页 |
卷十三 稽神枢三 |
|
地下主者,复有三等,鬼帅之号,复有三等。并是世有功德,积行所钟。或身求长生,步道所及;或子弟善行,庸播祖祢;或讽明洞玄,化流昆祖。〔洞玄即大洞玄经,读之万遍,七祖已下,并得錬质南宫,受化胎仙,非今世所称洞玄灵宝经也。〕夫求之者非一,而获之者多途矣。要由世积阴行,然后皆此广生矣。鬼帅武解,主者文解,俱仙之始也。度名东华,简刊上帝,不隶酆宫,不受制三官之府也。〔又别云“心勤于事欲,兼味于清正,华目以随世,畏死而希仙”者,亦多作文武解主者。〕其一等地下主者,散在外舍,闲停无业,不受九宫教制,不闻练化之业。虽俱在洞天,而是主者之下者。此自按四明法,一百四十年,依格得一进耳。一进始得步仙阶,给仙人之使令也。〔依《剑经》,“主者大有品秩,迁转年限,赊促悬殊。此等数之目,异于品名,反以多为贵,如此阶秩矣。”〕其二等地下主者,便径得行仙,阶级仙人,百四十年进补管禁位。管禁之位,如世间散吏者也。此格即地下主者之中条也。李东等今在第一等中。〔李东,曲阿人,乃领户为祭酒,今犹有其章本,亦承用鲍南海法。东才乃凡劣,而心行清直,故得为最下主者使,是许家常所使。永昌元年,先生年二十三,就其受《六甲阴阳行厨符》。既相关悉,聊复及之耳。〕其第三等地下主者之高者,便得出入仙人之堂寝,游行神州之乡,出馆易迁、童初二府,入晏东华上台,受学化形,濯景易气,十二年气摄神魂,十五年神束藏魄,三十年棺中骨还附神气,四十年平复如生人,还游人间,五十年位补仙官,六十年得游广寒,百年得入昆盈之宫。此即主者之上者,仙人之从容矣。 张姜子等先在第二等中,亦始得入易迁耳。鬼帅之位次,亦如此矣。〔主者之位,亦不限男女,按此年限,得棺中之骨,便得出生。世中亦往往有此改变隐适,难己意量,殆入不可思议之境耳。〕易迁、童初二宫,是男女之堂馆也。其中间静东海青童君一年再游,校此诸宫,观见群辈也。 〔一年再游,似依传中曰,而前书云“正月二十三日东宫上人来”便是,不必复有定期也。〕 赵素台在易迁宫中已四百年,不肯徙,自谓天下无复乐于此处也。赵素台是赵熙女,汉时为幽州刺史,有济穷人于河中,救王惠等于族诛,行阴德数十事,故其身得诣朱陵,儿子今并得在洞天中也。熙恒出入在定录府,素台数微服游行道巷,盼山泽以自足矣。 〔赵熙《汉书》“不显微服游行”,盖谓在洞天中耳,不应乃出世中也。〕 易迁中有高业而萧条者,有窦琼英、韩太华、刘春龙、王进贤、李奚子、郭叔香,此数人并天姿郁秀,澄上渺邈,才及拟胜,仪观骇众。此则主者之高者,仙官之可才。其次及得张善子辈,邓伯苗母有善行,故后来人多宗芘之。窦琼英者,窦武妹也。其七世祖有名峙者,以藏枯骨为业,以活死为事,故祚及于英身矣〔窦武字游平,窦融玄孙,峙则应是融祖也。武亦恒以财物散施天下贫乏,灵帝时为大将军,与陈蕃俱被诛。其母产武时,并产一蛇,蛇出即走上南山,至母死无何而来,哀泣良久又去。亦所以为异。但未解俱承七世之庆,兄戮而妹当仙〕,非道家之北斗也。鬼官别有北斗君,以司生杀尔。 〔按孙皓败将张悌军人柳荣病死已三日,且忽起大呼云“至北斗门下,见人缚悌来,因是惊误。尔日晚,悌战死。”如此即应是第四宫也。今第五、第六宫不显所主者,恐是考责之府也。〕 鬼官之太帝者,北帝君也。治第一天宫中,总主诸六天宫。余四天宫,其四明公各在其中治。 〔虽云“各治一宫”,又不显各在何宫。宫既并列,复不得依位作四方言之。寻其公次第高下,则第二宫名为西明公治,第三宫东明公治,第四宫北斗君治,及次南次北也。〕 二天宫立一官,六天凡立为三官。三官如今刑名之职,主诸考谪,常以真仙司命兼以总御之也。并统仙府,共司生死之任也。大断制皆由仙官。〔道家常呼三官者,是此也。而《消魔经》云:“岱宗又有左火官、右水官及女官,亦名三官,并主考罚。今三茅君通掌之,大君为都统,保命为司察矣。所以隶仙官者,以为天下人不尽皆死,其中应得真仙,则非北帝所诠。或有虽死而神化反质者,如此皆在真仙家简录,故司命之职,应而统之也。”〕鬼官北斗君,乃是道家七辰北斗之考官。此鬼一官,又隶九星之精,上属北晨玉君府耳。〔天上北斗有所司察,故鬼官亦置此职,以精象相应,统领既关璇玑,是以仰隶太上之曹也。〕未必尽径来也。别更一二,密可示尔同气,令知斗处幽闲之泰也。道业可不勖哉。〔此三人《外书》并不显。后汉有李云,亦为白马令,以直言忤旨死。令示同气者,谓以告长史掾也。〕七月二十四日夜,保命君告。 〔按前受长史司马诸人,虽定录所告,而应是初说洞中事,是丑年十一月。今此说杂人,乃宜继后,反为七月,复不应是寅年,进退极难详。从地下主者来,凡十四条,并有掾写,共一卷也。〕 含真台,洞天中皆有,非独此也。此一台偏属太元府,隶司命耳。其中有女真二人总之,其一女真是张微子,汉昭帝时将作大匠张庆女也。微子好道,因得尸解法而来入此,亦先在易迁中。微子常服雾气,自云雾气是山泽水火之华精,金石之盈气也。久服之则能散形入空,与云气合体。微子自言受此法于东海东华玉妃淳文期。文期,青童之妹也。微子曾精思于寝静,诚心感灵,故文期降之,授以服雾之道也。服雾之道授微子,微子亦时以教诸学在含真易迁中者。我昔尝得此方,乃佳,可施用者也。 服雾法:常以平旦于寝静之中,坐卧任己,先闭目内视,髣髴如见五脏。毕,因口呼出气二十四过,临目为之,使目见五色之气相绕缠,在面上郁然。因又口内此五色气五十过,毕,咽唾六十过。毕,乃微呪曰:“太霞发晖,灵雾四迁。结气宛屈,五色洞天。神烟合启,金石华真。蔼郁紫空,炼形保全。出景藏幽,五灵化分。合明扇虚,时乘六云。和摄我身,上升九天。”毕,又叩齿七通,咽液七过,乃开目事讫。此道神妙,又神州玄都多有得此术者,尔可行此法邪?久行之,常乘云雾而游。〔此服雾法已别抄用,事在第三篇中,今犹疑存此,与本文相随也。〕其一女真是傅礼和。礼和是汉桓帝外甥侍中傅建女也,北地人。其家奉佛精进,女常旦夕洒扫佛前,勤勤祝誓,心愿仙化。神灵监其此心,亦得来此,久处易迁,今始得为含真台主也。常服五星气以得道。礼和善歌,歌则鸟兽飞聚而听声焉。 右,定录君言。〔张、傅二人,外书不显,或应各在家谱中。〕 右一条,有杨书,又掾写。 王衍为晋武帝尚书令,其女字进贤,为愍怀太子妃。洛阳乱,刘曜、石勒略进贤,渡孟津河,于河中欲妻之。进贤骂曰:“我皇太子妇,司徒公之女,而胡羌小子,敢欲干我乎?”言毕,即投河中。其侍婢名六出,复言曰:“大既有之,小亦宜然。”复投河中。时遇嵩高女真韩西华出游而愍之,抚接二人,遂获内救,外示死形,体实密济,便将入嵩高山,今在华阳宫洞内易迁之中。六出时年二十二三许,体貌亦整,善有心节。本姓田,渔阳人,魏故浚仪令田讽之孙。讽曾有阴德之行,以及于六出耳。 〔《晋书》云:“王衍长女名景风,貌美,贾后为弟谧娶之。少女名惠风,以配愍怀太子,恨之。如此则不甚美也。永嘉五年六月,王弥、刘曜、石勒破洛,贼欲逼妃,妃拔刀曰:‘我太尉公之女,皇太子之妃,有死而已,终不为逆虏所辱’。遂见害。家人收葬于城西南洛水之北,追谥曰贞定妃。”与此说小异。〕 范幼冲,辽西人也。受胎化易形,今来在此,恒服三气。三气之法,存青气、白气、赤气各如綖,从东方日下来,直入口中,挹之九十过,自饱便止。为之十年,身中自有三色之气,遂得神仙。此高元君《太素内景法》,旦旦为之,临目施行,视日亦佳。其法虽鲜,其事甚验,许侯可为之。〔此法亦以重抄书,在第三篇修有事耳。〕范监者,即其人也。昔得为童初监,今在华阳中。 〔又别云:“曾为汉尚书郎,善解地理,以冢宅为意。”此亦在第三篇。右三条,并杨书。〕 河内李整,昔受《守一法》并洞房得道。初在洛阳山,近来入华阳中,又主诸考祟民间之事。整往为常道乡公傅,受道入山时已年六十。〔不知李作何位,亦应是监职。常道乡公,魏元帝本封也。〕罡山东北有穴,通大句曲南之方山之南穴。姜伯真数在此山上取石脑,石脑在方山北穴下。繁阳子昔亦取服。〔此罡山犹是大横山,故后云“掾恒与方山五人往来”,但不知有路通洞天中不尔,繁阳子即鹿迹洞中何苗也。〕此北竚山中亦有此物。〔未详竚山在何处,今句曲北鹿迹山西,有名竚角山,似当是其处也。〕 石脑故如石,但小斑色而软耳,所在有之,服此时时使人发热,又使人不渴。李整昔未入山时,得风痹疾,久久乃愈耳。此人先多房内事,殆不同今者疾之轻薄也。 〔石脑,今大茅东亦有,形状圆小如曾青,而质色似钟乳,床下乃皎白,时有黑斑而虚软,服之乃热,为治亦似钟乳也。〕 罗江大霍有洞台,中有五色隐芝。〔此则南真及司命所任之处也。〕华阳洞亦有五种夜光芝。〔此则司命所请,以植句曲内外者也。〕 良常山有荧火芝,此物在地如荧火状,其实似草而非也。大如豆形,紫华,夜视有光。得食一枚,心中一孔明。食七枚,七孔明,可夜书。计得食四十七枚,寿万年。〔从来未闻有见之者,当是无至心寻求耳。〕 包山中有白芝。又有隐泉之水,正紫色。〔此即林屋山也,在吴太湖中耳。〕华阳雷平山有田公泉水,饮之,除腹中三虫,与隐泉水同味,云是玉砂之流津也。用以浣衣,不用灰,以此为异矣。〔此水今从地涌出,状如沸水,味异美。取搜垢衣,便自得净。即所呼为“柳谷汧”者,在长史宅东南一里许也。〕 昔高辛时,有仙人展上公者,于伏龙地植李,弥满其地。展先生今为九宫内右司保,其常向人说,昔在华阳下食白李,味异美。忆之未久,而忽已三千年矣。 〔诸历检课,谓尧元年戊戌至齐之己卯岁,二千八百三年。高辛即尧父,说此语时,又应在晋世,而已云三千年,即是尧至今不啻二千八百年,外历容或不定。如此丁亥之数,不将已过乎?《汲冢纪年》正二千六百四十三年,弥复大悬也。〕 后有郭四朝,又于其处种五果。又此地可种柰,所谓福乡之柰,以除灾厉。秦时有道士周太宾及巴陵侯姜叔茂者,来往句曲山下,又种五果并五辛菜。叔茂以秦孝王时封侯,今名此地为姜巴者是矣,以其因叔茂而名地焉。〔地号,今亦存。有大路从小茅后通延陵,即呼为姜巴路也。但秦孝公时未并楚置郡,巴陵县始晋初,不知那有巴陵之封,恐是巴蜀之巴故也。〕 此二人并已得仙,今在蓬莱为左卿。今南郑诸姜,则叔茂之后。茂曾作书与太极官僚云:昔学道于鬼谷,道成于少室,养翮于华阳,待举于逸域。时乘飙轮,宴我句曲。悟言永叹,代谢之速。物存人亡,我劳如何。太宾亦有才艺,善鼔琴,昔教糜长生、孙广田,广田即孙登也。独弦能弹而成八音,真奇事也。 〔孙登即嵇康所谓长啸者,亦云见弹一弦之琴,斯言非虚矣。〕 叔茂种五辛菜,常卖以市丹砂而用之。今山间犹有韭薤,即其遗种邪?〔今呼为韭山,在大茅西,甚多大韭。又余处亦有蒜薤耳,非山姜巴一处也。〕今舍前有塘,乃郭四朝所造也。高其墙岸,盖水得深,但历代久远,塘墙颓下耳。〔今舍语似是论长史宅。宅前今乃有塘,近西为堤墙,即是遏柳汧水,而去郭千甚远。郭千在北洞西北,今有大陂塘。四朝先应住此,未解舍前之意,恐长史于彼复立田业。又有说在后。〕 四朝常乘小船游戏其中,每叩船而歌曰: 清池带灵岫,长林郁青葱。 玄鸟藏幽野,悟言出从容。 鼔楫乘神波,稽首希晨风。 未获解脱期,逍遥丘林中。 〔晨风,谓上清玉晨之风,非《毛诗》所谓鴥彼晨风之鸟也。〕 浪神九垓外,研道遂金真。 戢此灵凤羽,藏我华龙鳞。 高举方寸物,万吹皆垢尘。 顾哀朝生惠,孰尽汝车轮。〔女宠不弊席,男爱不尽轮。朝生,蜉蝣也。以喻人之在世,易致消歇耳。〕 游空落飞飙,灵步无形方。 圆景焕明霞,九凤唱朝阳。 晖翮扇天津,庵蔼庆云翔。 遂造太微宇,挹此金棃浆。 逍遥玄垓表,不存亦不亡。〔玄垓、九垓,皆八极之外,九霞之顶名也。飞登木星,亦名玄朗东阳之垓。故若士语卢敖云:“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上矣。”〕 驾歘舞神霄,披霞带九日。 高皇齐龙轮,遂造北华室。 神虎洞琼林,风云合成一。 开阖幽冥户,灵变玄迹灭。 〔四朝为玉台埶盖郎,故云“高皇齐龙轮。”〕 定录言。 右十二条,掾写,共一篇。 四朝,燕国人也。兄弟四人并得道,四朝是长兄也。真法其司三官者,六百年无违,坐超迁之。四朝职满,上补九宫左仙公,领玉台执盖郎。中间久阙无人,后以思和代四朝也。山下居民,今犹呼一平泽地为郭千者,是四朝之姓尚存于民口也。四朝往曾使人种植于此地也。年年四朝每行,皆过诣此山,以造思和,游看原阜。 〔此是《茅传》中言也。按如此说,郭千止是种植处,非居止也。住处则长史宅果应是矣。今塘墙既颓,决水不复甚停,人皆以为田耳。然其地汗阔小壅,犹自城池,可得泛舟而歌,但无人能追踪远世,可叹如何!后云此四朝年年行过游看,是上补去后,犹复忆羡旧居,所以数宴良常,眷盼朋好。〕 张玄宾者,定襄人也。魏武帝时,曾举茂才,归乡里,事师西河蓟公,服术饵,兼行洞房白元之事。后遇真人樊子明于少室,授以遁变隐景之道。昔在天柱山中,今来华阳内为理禁伯。理禁伯主诸水雨官也。此人善能论空无,乃谈士常执本无理云:“无者大有之宅,小有所以生焉。积小有以养小无,见大有以本大无,有有亦无无焉,无无亦有有焉。所以我目都不见物,物亦不见无。寄有以成无,寄无以得无,于是无则无宅也,太空亦宅无矣。我未生时,天下皆无无也。”其所论端据如此,桐柏诸灵亦不能折也。自云:“昔曾诣蓬莱宋晨生,晨生者,蓬莱左公也。与其论无,粗得人意。过此已去,尚未能本有,安能本无邪?与余人论空无,天下中皆无人焉。”其高气秉理如此。东卿君、紫微、玄清,亦莫得而千也。理禁伯官,亦保命之监国也。 〔此论空无之理,乃殊得无宗,而玄玄固难可曲核矣。真人之才义,亦是甚有优劣。东卿、桐柏、紫微、玄清,盖相推并言谈之英辩者,故举此为标也。按《左传》称“君之世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监国之任,则是副贰,疑此监国或因作监司也。〕 赵威伯者,东郡人也。少学邯郸张先生,先生得道之人耳。晚在中岳,授玉佩金铛经于范丘林。丘林乃是汉楼船将军卫行道妇也。学道得仙,遂授行挹日月之道,又服九灵明镜华,遂得仙。昔亦来在华阳内,为保命丞。《河图》云:“吴楚得有得见太平者。”其常语人云:“此语不虚,此验不及。”〔如此诸学者,何可不弥加勤励也。〕其存明镜,非世间常法也。受范丘林口诀云:“善啸,啸如百鸟杂鸣,或如风激众林,或如伐鼓之音。时在天市坛上,奋然北向,长啸呼风,须臾云翔其上,冲气动林,或冥雾飙合,或零雨其蒙矣。保命有四丞,此一人主为暴雨水,及领五芝金玉草。若欲致洪雨者,将可辞诣之也。”〔又理禁伯,亦主雨水,若请雨,宜并为辞也。〕其一丞是咸阳乐长治东卿司命君乡里人也,为小君所举用,汉桓帝中书郎,晚从中岳李先生受道,行七元法得仙。〔相去二百余年,犹蒙卿邽之泽也。〕一人是孟君入室弟子郑雉正者,孟君所属用。〔孟君,京兆人,或呼为孟先生,不知何名位。〕其一人是西山唐房。〔此则《神仙传》所载,是蜀人,奉事李八百者也。〕乐长治主灾害,郑雉正主考注,唐公房主生死,赵威伯主仙籍,并记学道者,并暴雨水、灵芝草。 〔洞宫官寮司察吴越非民,在任不过此四丞也。其下则有四师,事在第三篇中。〕 定录道此。 右,此有掾写,依纸墨亦言前篇,而中间有此失缺,此行后又割,恐别复有事,并遗落,深可恨惜耳。 杜契者,字广平,京兆杜陵人。建安之初,来渡江东,依孙筞入会稽,尝从之。后为孙权作立信校尉。黄武二年,渐学道,遇介琰先生,授之以玄白术,隐居大茅山之东面也。守玄白者能隐形,亦数见身出此市里。契与徐宗度、晏贤生合三人,俱在茅山之中,时得入洞耳。或自采伐,货易衣粮于虚曲,而人自不知之耳。犹琰者,即白羊公弟子也,今在建安方山中也。 〔琰即禁山,符云为孙权所杀,化形而去,往建安方山寻白羊公,杜必当于此时受道也。契音薛,即与“舜”同。契字四画,契三画,分毫有异也。〕 徐宗度,晋陵人,作孙皓左典军吕悌司马,受风谷先生气禁道,故得契俱。晏贤生是步陟外甥,即宗度之弟子也。 契弟子二人,一人孙贲孙女寒华也。少时密与契通情,后学道,受介琰法,又以法受寒华。寒华初去时,先叛入建安,依邵武长张毅,毅即契通亲,故得免脱,事平乃归茅山耳。寒华行《玄白法》而有少容,今尝俱处也。玄白道忌房室,自契受道,不得行此。 〔吴豫章大守孙贲之子也。山阴王孙奚之子寒华也。寻此二人乃因奔淫,无应入道,而用志能自抑断如此,此宜其阶也。贲是权同堂兄,有子四人,各名邻、安、熙、绩,而无奚,或是小名,又无奚或为王者也。〕 其弟一子,是陈世京。世京,孙休时侍郎,少好道,数入佛寺中,与契乡里,故晚又授法。契初将寒华入建安之时,时亦同举,实赖世京济其密计焉。此数子今处茅山之外,非常在洞中之客也,亦时得入耳。亦数至长史舍屋间游戏,然多在大茅之间。 〔建安初至孙休即位六十二年。杜初从孙策,不减年二十左右,则逃时已年八十许矣,不容此尔。〕 世京今服术,泽泻、寒华无所服。 〔茅山通无石室,则必应起庐舍。既有服饵,便须药具,兼犹资衣粮,不容都为隐默。但于时林芿幽阻,无人寻迹耳。〕 守玄白之道,常旦旦坐卧任意,存泥丸中有黑气,存心中有白气,脐中有黄气,三气俱仙如云,以覆身上,因变成火,火又绕身,身通洞彻内外。如此旦行之,至日向中乃止。于是服气百二十过,都毕,道止如此,使人长生不死,辟却万害。所谓“知白守黑,求死不得,知黑守白,万邪消却。”尤食六畜肉及五辛之菜,当别寝静思,尤忌房室,房室即死。 此道与守一相似,但如为径要以减之耳。忌房室甚于守一,守一之忌在于节之耳。初存气出如小豆,渐大冲天,三气缠烟绕身,共同成一混沌。忽生火在三烟之内,又合景以錬一身,一身之里,五脏照彻,此亦要道也。此数人并已三百余年,正玄白之力也。并是不死之学者,未及于仙道。〔玄白事已重抄出,在第三篇修用中。计杜于建安初,可年二十许,至晋兴宁三年,始一百九十岁。诸人又晚学,而此云“并三百余年”,恐“长”“三”字亦强可是二耳。〕 若欲守玄白者,当与其经,经亦少许耳。自可兼行,以除万邪,却千害。行之三十年,匿身隐形,日行五百里。〔一名此道为《胎精中景玄白法》也。〕 八月十四日夜,保命仙君告:〔此告必应是告牙,亦可是试以戏长史尔。〕牙守一竟未起,别寝邪? 〔此一诰是论玄白守一事,忽然忆寅兽,寅兽当是未免房中,因而及此也。〕 渟景翳广林,暧暧东霞升。 晨风舞六烟,勃郁八道腾。 五岳何必秀,名山亦足凌。 矫手摄洞阜,栖心濳中兴。 吐纳胎精炁,玄白谁能胜。 右杜广平恒喜歌吟此,今疏相示。 右定录君道此。〔此亦应同十四夜告。〕 右,从杜来九条,并有掾写,共一篇。 峩峩岑山,幽岩岭芳。卓卓先生,乘和来翔。 散发颓颖,躬耕陵堽。三餐自足,不期裹粮。 玉迹东映,凤响西彰。公侯招之,凌风振裳。 处不矜嘿,出不希扬。被褐容与,杖策颉颃。 〔此一篇有异手书,乃接前诗后,而后又仍接以“萧寂华门”事。既真书止说前一篇,已自右毕,则此诗非复是杜所作,而不知其义是谁。〕 近所标静舍地,此金乡之至室,若非许长史父子,岂得居之?后世当有赤子贤者,乃得居此乡尔。子孙事秘之,不可轻泄。 〔按此所标,即应是后云长史所营屋宅处也。金陵之地乃广,则此为最胜之地,非真仙不得居,故唯长史掾可居耳。赤子贤者,莫测为谁,或是姓赤,或是大人,或将来英贤应运者,乃当复得居之。既方是后世子孙时事,则非今所宜预言。兼以此地福重,不欲宣广,使人滥住,致有犯秽故也。〕 许长史今所营屋宅,对东面有小山,名雷平山。周时有雷氏养龙,来在此山。后有姜叔茂、田翁亦居焉。其山北有柳汧水,或名曰田公泉,以其人曾居此山,取此水故也。 〔雷平山在小茅北,基址相连。田公泉今具存。左右甚多水柳树,故名柳汧。此泉即前所云“浣衣不用灰”者。长史宅自湮毁之后,无人的知处。至宋初,长沙景王檀太妃供养道士姓陈,为立道士廨于雷平西北,即是今北廨也。后又有句容山,其王文清后为此廨主,见《传记》。知许昔于此立宅。因博访耆宿,至大明七年,有述虚老公徐偶云:“其先祖伏事许长史,相传识此宅只在今廨前乌桕树处,应是似犹有斋堂,前并存。”于时草莱芜没,王即芟除寻觅,果得砖井,上已欲满,仍掘“治,更加甓累。今有好水,水色小白,或是所云似凤门外水味也。”于是审知是故宅,从来空废,无敢居者。既云金乡至室,便为伏龙之膏腴矣。其西北即有长冈连亘,呼为长隐者也。〕 雷平山之东北有山,俗人呼为大横山,其实名郁冈山也。《名山记》云:所谓冈山者也。下有泉水,昔李明于此下合神丹而升玄洲。水边今犹有处所。此山正东面有古时越翳王冢。 〔本“墓”字,后人黵作“冢。”此山今连延甚长,后云古人合丹,犹应是此。李明但言在方隅,则疑其小。近南水边不复见有基迹,或渐芜没故也。越翳王是句践四世孙,初不肯立,逃入菁山穴,越人薫出之。后于吴徙还会稽,以周宣王十一年为孙诸咎所杀。越人又杀诸咎,不知那得远来葬此,或当有神异处故也。今寻视,未见指的坟冢,而如有兆域处者。〕 右,定录君言。 右三条,有掾写。 华阳中《玉碣文》,在童初府西向,一云四面。其文曰: 解带被褐,寻生理活。 养存三亦,洞我玉文。 领理八老,二十四真。 不眠内视,微气绵绵。 把录太素,玄之又玄。 神道在今,子来乃臻。 易迁云:邓夫人语之,解此则得仙。此仙之要言,易迁不解此,许侯可解注之。 〔易迁则长史妻也,邓夫人即邓芝母也。此碣文乃粗可领解,皆上道中事,但下挺者无由究知之,故令长史解释,亦或试以戏之耳。〕 右一条,有某书。 隐居今所安经昭灵台前,欲立小石碣子,刻书《华阳颂》十五篇,皆赞述此山洞内外事,庶以标诚灵府,永垂远世,而未办作石,今且载其文于此,曰: 河篇徵往册,孔记昭昔名。 三宿丽天序,两金标地英。右枢域。 宅无乃生有,在有则还空。 灵构不待匠,虚形自成功。右质象。 总神列三府,分途交五便。 阴晖迎夜晳,晨精望晓悬。右形位。 南峰秀玄鼎,北岭横秦璧。 表里玉沙津,周回隐轮迹。右标贯。 左带柳汧水,右浚阳谷川。 土怀北邙色,井洌凤门泉。右区别。 郭干峙流岸,姜巴亘远踪。 庙貌或时飨,别宅乃恒恭。右迹号。 吴居非知地,越家讵隐迁。 树盖徒低荫,石灶未尝烟。右类附。 果林郁余柰,蔬圃蔓遗辛。 荧芝可烛夜,田泉常澣尘。右物轨。 降辔龟山客,解驾青华童。 寝宴含真馆,高会萧闲宫。右游集。 清歌翔羽集,长啸归云翻。 孑弦有逸调,空谈无与论。右才英。 标舍雷平下,立静连石阴。 上道已冲念,飞华当轸心。右学禀。 方嵎游琼刃,华阳栖隐居。 重离傥或似,七元乃扶胥。右挺契。 号期行当满,亥数未终丁。 迨乃承唐世,将宾来圣庭。右机萌。 济神既有在,去留从所宜。 灵迹何显晦,冥途自相知。右业运。 刊石玄窗上,显诚曲阶门。 动静顾矜录,不负保举恩。右诚期。 右此十五首,下各两字,是其一篇中意。篇中字字皆有义旨,后之人自以篇中事求之。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