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白居易 > 白氏长庆集 | 上页 下页
六十四 复乐古器古曲


  问:“时议者或云:‘乐者声与器迁,音随曲变。若废今器,用古器,则哀淫之音息矣;若舍今曲,奏古曲,则正始之音兴矣’。其说若此,以为如何?”

  臣闻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盖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而安乐之音由是作焉。政失则情失,情失则声失,而哀淫之音,由是作焉。斯所谓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伏睹时议者,臣窃以为不然。何者?夫器者所以发声,声之邪正,不系于器之今古也。曲者所以为乐,乐之哀乐,不系于曲之今古也。何以考之?若君政骄而荒,人心动而怨,则虽舍今器,用古器,而哀淫之声不散矣。若君政善而美,人心平而和,则虽奏今曲,废古曲,而安乐之音不流矣。

  是故和平之代,虽闻桑间濮上之音,人情不淫也,不伤也;乱亡之代,虽闻《咸》《濩》《韶》《武》之音,人情不利也,不乐也。故臣以为销郑卫之声,复正始之音者,在乎善其政,和其情,不在乎改其器,易其曲也。故曰乐者不可以伪,唯明圣者能审而述作焉。臣又闻,若君政和而平,人心安而乐,则虽援蒉桴,击野壤,闻之者亦必融融泄泄矣。若君政骄而荒,人心困而怨,则虽撞大钟,伐鸣鼔,闻之者适足惨惨戚戚矣。故臣以为谐神人、和风俗者,在乎善其政,欢其心,不在乎变其音,极其声也。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