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陶弘景 > 鬼谷子注 | 上页 下页
内揵第三


  〔揵者,持之令固也。言君臣之际,上下之交,必内情相得,然后结固而不离。〕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

  〔道合则远而亲,情乖则近而疏。〕

  就之不用,去之反求;

  〔非其意则就之而不用,顺其事则去之而反求。〕

  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分违则日进前而不御,理臭𢍆则遥闻声而相思。○案:《意林》引“或遥闻而相思,或进前而不御”。〕

  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

  〔言或有远而相亲,去之反求闻声而思者,皆由内合相待,素结其始,故曰“皆有内揵,素结本始”也。〕

  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

  〔结以道德,谓以道德结连于君,若帝之臣,名为臣,其实为师也。结以党友,谓以友道结连于君,王者之臣,名为臣也,其实为友也。结以货财、结以采色,谓若桀、纣之臣费仲、恶来之类是也。〕

  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

  〔自入出已下八事,皆用臣之意,随其所欲,故能固志于君,物莫能间也。〕

  若蛈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蛈母,螲蟷也,似蜘蛛,在穴中有盖。言蛈母养子,以盖覆穴,出入往来,初无间朕,故物不能止之。今内揵之臣委曲从君,以自结固,无有间隙,亦由是也。〕

  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

  〔说辞既进,内结于君,故曰“内者,进说辞也”。度情为谋,君必持而不舍,故曰“揵者,揵所谋也”。〕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说而隐度,则其说必行;计而循顺,则其计必用。〕

  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谓隐虑可否,然后明言得失,以御君志也。〕

  方来应时,以合其谋。

  〔方,谓道术。谓以道术来进,必应时宜,以合会君谋也。〕

  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

  〔详思计虑,来进于君,可以自固。然后往应时宜,必当君心也。〕

  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

  〔计虑不合于君,则不可施行也。〕

  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

  〔前计既有不合,乃更揣量切摩当时所为之便,以求所以变计也。〕

  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

  〔以管取揵,揵必离;以变求内,内必合。〕

  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

  〔往事已著,故言之贵顺辞;来事未形,故说之遗通变也。〕

  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

  〔善变者,谓善识通变之理,审知地势,则天道可知,故曰“乃通于天”。知天则四时顺理而从化,故曰“以化四时”。鬼神者,助阴阳以生物者也。道通天地,乃能使鬼神,合德于阴阳也。〕

  而牧人民。见其谋事,知其志意。

  〔既能知地通天,化四时,合阴阳,乃可以牧养人民。其养人也,必见其谋事而知其志意也。〕

  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

  〔谓知之即与合,未知即不与合也。〕

  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

  〔或有离合而不结固者,谓以阳外相亲,阴内相疏也。〕

  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不合,谓圆凿而方枘,故圣人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

  〔阴德,谓阴私相得之德也。〕

  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

  〔谓所言当时未合,事过始验,故曰“中来”也。〕

  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谓彼所行合于己谋,待之以决其事,故曰“遥闻声而相思”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

  〔言不得其情类而为说者,若北辕适楚,东轸游秦,所以见非逆也。○案:注“为说者”,《道藏》本作“说之者”。〕

  必得其情乃制其术,

  〔得其情则鸿遇长风,鱼纵大壑,沛然莫之能御,故能制其术也。〕

  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此用者,谓其情也,则出入自由,揵开任意也。〕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言以得情立事,故能先知可否。万品所以结固而不离者,皆由得情也。〕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

  〔由夫得情,故能行其道德仁义已下事也。〕

  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

  〔混,同也。谓先考诗书之言以同己说,然后损益时事,议论去就也。〕

  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

  〔内谓情内,外谓情外。得情自合,失情自去,此盖理之常也。〕

  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

  〔言善知内外者,必明识道术之数,预揣来事,见疑能决也。〕

  策无失计,立功建德。

  〔既能明道数,故策无失计;策无失计,乃立功建德也。〕

  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

  〔理君臣之名,使上下有序,入贡赋之业,使远近无差,上下有序,则职分明。远近无差,则徭役简,如此则为国之基日固,故曰“揵而内合”也。〕

  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

  〔上暗不治,其任下乱,不寤其萌。如此,天下无邦,域中旷主。兼昧者可行其事,侮亡者由是而兴。故曰“揵而反之”。〕

  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

  〔言自贤之主自以所行为得,而外不留贤者之说,如此者则为作声誉而飞扬之,以钓欢其心也。〕

  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

  〔君心既善己,必自有命来召己,则迎而御之,以行其志。〕

  若欲去之,因危与之。

  〔翔而后集,意欲去之,因将危与之辞矣。〕

  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去就之际,反复量宜,如圆环之转,因彼变化。虽优者莫知其所为,如是而退,可谓全身大仪。仪者,法也。〕


梦远书城(my285.pro)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