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陶弘景 > 真诰 | 上页 下页 |
卷十六 阐幽微二 |
|
汉高祖,为南明公宾友。〔刘邦,字季,沛郡丰人。起自布衣,伐秦平项,创汉之基。即位十二年病亡,年六十二。〕 晋宣帝,为西明公宾友。〔司马懿,字仲达,河内人也。魏世为大将军、太傅。嘉平三年病亡,年七十二,赠相国,谥“宣文侯。”晋武受禅,追谥“高祖宣皇帝。”〕 荀彧,为北明公宾友。〔荀彧,字文若,颍川人。汉武末为尚书令,有风仪识鍳。初为魏武谋臣,欲以安汉社稷,被疑惧,服药自尽,年五十,谥敬侯,追赠太尉。荀之列在宾友,亦如延陵之匹四明,位虽非亚,而德望贤矣。〕 其中宿运先世有阴德惠救者,乃时有径补仙官,或入南宫受化,不拘职位也。在世之罪福多少,乃为称量处分耳。大都行阴德,多恤穷厄,例皆速诣南宫为仙。 〔在世行阴功密德,好道信仙者,既有浅深轻重,故其受报亦不得皆同。有即身地仙不死者,有托形尸解去者,有既终得入洞宫受学者,有先诣朱火宫炼形者,有先为地下主者乃进品者,有先经鬼官乃迁化者,有身不得去,功及子孙,令学道乃拔度者。诸如此例,高下数十品,不可以一概求之。〕 庾元规为北太帝中卫大将军,取郭长翔为长史,以华歆为司马,此所谓“军公”者也,领鬼兵数千人。 〔辛玄子所说,与此大异,恐是受有前后,或能几被回换故耳。庾亮,字元规,颍川人。咸和中为征西将军,江荆豫三州刺史,镇武昌。咸康六年,于镇病亡,年五十二,赠太尉,谥文康公。未病时,乃独见陶侃乘舆来让之,于此得病而亡。郭翻字长翔,武昌人,少有高志,庾欲引为上佐,不肯就。亡后与其儿灵语云:“庾公作抚东大将军,治在东海之东,统十万兵,取吾为司马。间者本欲取谢仁祖选官,以为资望未足,蒋大侯先取为都尉,是以拘逼王长豫为长史,委以军事,甚有高称。”又云:“王丞相为尚书令,大用事,决万机。”按如此语,即玄子所说,如复似应在前,今以郭为长史,当是后更转任。但谢仁祖在世为仆射、镇西将军,乃言资望未足,殊为难辨。王丞相即王导,长豫是导之元子,早亡。华歆,字子鱼,平原人,为豫章太守,同孙策。策亡,从魏武帝,历显位,为司徒太尉,封博平侯,太和五年亡,年七十五,谥敬侯。〕 孔文举为后中卫大将军,以张绣为司马,唐固为长史。 〔孔融,字文举,鲁人,孔子二十代孙,汉末名士,为北海太守,后为曹公所害。张绣,武威人,济从子也。汉末因乱起兵,后降魏武,为破羗将军,从征乌丸,未至柳城亡,谥定侯。唐固,字子正,丹阳句容人。修身谨行,博学儒术,注《国语》《公羊》《谷梁传》。孙权黄武四年为尚书仆射,年七十余病亡耳。〕 陶侃为西河侯,亦领兵数千,近求滕含自代,犹未许。侃以徐宁为长史,宁坐收北阙叛将不擒免官,当以蔡谟代宁。 〔陶侃,字士行,先自丹阳人迁居鄱阳,后徙庐江,而属浔阳柴桑。晋世累经征讨,大有功,位至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荆江二州刺史,长沙公。咸和四年还长沙,亡于樊溪,年七十六,赠大司马,谥桓公。庾亮代之。而郭长翔灵语云:“陶公正有罪谪,未得叙用。”又别记云:“陶公亡后,少时,遣先奋死,传教与其儿。相传云:‘公谢郎连与庾公相言语,天上事始判,故令郎知’。”于时庾犹存,后三四年亡。滕含,字子并,南阳西鄂人。永和中为平南将军、广州刺史,于州病亡,谥戴侯。陶以其自代资位,复是奇悬。徐宁,字安期,东海剡人,羡之祖也。初,桓彛举与庾亮为护军功曹,称为海岱清士。后仕至正员吏部郎,冠军江州顺阳简侯。羡之年少时,尝来形见,自称我是汝祖,戒其祸福,后并如言。蔡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人,克子也,位至扬州刺史,又授司徒,不受。永和十二年病亡,年七十六,赠司空,谥文穆公。寻此不擒叛将,亦是鬼。鬼不能相制,由如人也。人皆非自然威摄,仙真犹尚握节持铃,以勒此辈,而况其问类乎。〕 四镇皆领鬼兵万人,中官领兵不过数千。四镇有泰山君、卢龙公、东越大将军、南巴侯四官,各领万人。 〔四镇非正是四方,今此处并在中国,回还不过数千里耳,他方复应大有,所以后言“数百处”也。〕 何曾,为南巴侯。 〔何曾字颍考,陈郡阳夏人,何夔子也。性豪侈,而博学孝悌。初仕魏世,稍迁尚书、征北将军、司徒,封朗陵侯,晋太尉、太保、太宰、朗陵公。太始四年十年八十余,谥曰“元公”。〕 曹仁,为卢龙公。 〔曹仁字子孝,魏武从弟。雄勇冠世,善弓马,数从征伐有功,位至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大将军,封陈侯。黄初四年病亡,年五十六,谥曰“忠侯”也。〕 刘陶,为东越大将军。 〔汉、魏、晋凡有三刘陶。后汉者,字子奇,颍川人也,灵帝侍中、尚书令,后系狱,闭炁而死。魏世者,字季冶,淮南人,刘晔之子也,才辨而无行,曹爽用为选部郎,后出平原太守,景王诛之。晋初者,字正舆,沛国人,永嘉中为扬州刺史。此三人不知何者是东越大将军,以意言之,多是正舆耳。〕 荀顗,为太山君。 〔荀顗,字景倩,彧第四子也。博学有词理,佐命晋世,起家为黄门郎,迁尚书仆射、司空、太尉、太傅。太始十年亡,年七十,谥曰康公。《苏韶传》云:“刘孔才为太山公,欲反,北帝已诛灭之。”孔才即刘劭也。又梅颐为豫章太守,梦被召作太山府君,克日便亡。不知此二位与君复各是异职否耳。又云:“有太山令。”〕 领一万兵镇处,亦有数百处也。领数千兵镇处,亦有数百处,更相统隶耳。皆有长史司马。 〔王文度镇广陵,忽见卒来,召作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王云:“我今已作此官。”卒云:“此是天上职耳。须叟去。”寻迎至而亡。夫天地间事理,乃不可限以胸臆而寻之。此幽显中都是有三部,皆相关类也。上则仙,中则人,下则鬼。人善者得为仙,仙之谪者更为人,人恶者更为鬼,鬼福者复为人。鬼法人,人法仙,循琼往来,触类相同,正是隐显小小之隔耳。达者监之,便无复所关。〕 荀顗取顾众为太山将军,用曹洪为司马,桓范为长史。 〔顾众字长始,吴郡人,顾恺孙,顾秘子也。仕晋丹阳尹领军尚书仆射,永和二年亡,年七十三,追赠特进,谥靖伯。曹洪字子亷,魏武从弟,家大富而俭吝,数征伐,为骠骑将军,封乐成侯,太和六年病亡。桓范字元则,沛国人,有才学筹策,仕魏世位至大司农,党曹爽被诛也。〕 王逸少有事系禁中已五年,云事已散。 〔即王右军也。受时不欲呼杨君名,所以道其字耳。逸少即王廙兄旷之子,有风炁,善书,后为会稽太守。永和十一年去郡,告灵不复仕。先与许先生周旋,颇亦慕道。至升平五年辛酉岁亡,年五十九。今乙丑年说云五年,则亡后被系。被系之事,检迹未见其咎,恐以怼憾告灵为谪耳。〕 蒋济为南山伯,领二千兵。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仕汉魏,历位至太尉。从宣王诛曹爽,其年亡,谥景侯。为领军时,有其妇梦亡儿为太山五伯,来迎太庙西。孙阿为太山令,求嘱阿乞转在好处,济即为仍之,阿亦即亡。后又梦云:“已蒙转录事。”凡如此例,鬼官职位,虽略因生时贵贱,而大有舛驳,皆由德业之优劣,功过之轻重,更品其阶叙,不复得全依其本基耳。〕 王廙,为部鬼将军。 〔廙字世将,琅琊人,修龄父也。多才艺,攻《书》,善属文,解音声。位至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年四十七病亡,赠骠骑,谥康侯也。〕 此有职位者粗相识耳,其无位者不可一二尽知之。如此散者,无限数也。 〔此皆后段所说,似犹是荀中候所以止道。或不称姓,而顗复云姓,恐以分别周顗也。所说人多是近世,当由代谢参差,兼易忆识者矣。三代乃远,而两汉、魏、晋实有一段才名人,如刘向、董仲舒、扬雄、张衡、蔡邕、郑玄、王弼、阮、嵇之俦,并不应空散数术,有如管、郭,亦无标迹,故当多不隶三官,颇得预于仙官驱任矣。前论帝王中亦不均,魏文、晋武受命之主而不显,反言魏武、晋宣、孙权应与刘备同,亦不载道策。此并当启国之基,功高乐推故也。其继体守文之君,都无所出矣。〕 右以前后两过受事,皆是杨君受旨,书多儳治,又掾更写两本悉无异,并各成一卷,相随始末讫此耳。 许肇今为东明公右帅晨。帅晨之任,如世间中书监。 〔许肇,字子阿,即长史七代祖师徒敬也。虽有赈救之功,而非阴德,故未蒙受化。既福流后叶,方使上拔,然后为九宫之仙耳。此帅晨之官,四明亦并应有之。〕 邵奭为东明公,云行上补九宫右保公。 〔前云邵为南明公,今乃是“东”,若非名号之误,则“东”“南”之差。既寻当迁擢,则必应是启中君脱尔云“邵”耳。亦可是有《甘棠》之德,故不限其年月耳。〕 右,七月十六日夜,定录君所告。 此二条别受,不关酆记部。 辛玄子自叙并诗〔此下翦除半行去不知当是何字也〕 玄子字延期,陇西定谷人,汉明帝时谏议大夫,上洛云中、赵国三郡太守辛隐之子。〔辛隐字某某,检《外书》未得此位业。按诸辛旧关陇豪族,前汉有辛庆忌,后汉有辛缮,并高直之士。辛毗是其七世孙,则隐是毗之八世祖,但一百四五十年中而已,八世嫌其太促耳。〕玄子少好道,遵奉法戒,至心苦行,日中菜食,錬形守精,不遘外物。州府辟聘,一无降就。游山林,弃世风尘,志愿凭子晋于缑岑,侣陵阳于步玄,故改名为玄子,而自字延期矣。不图先世之多愆,殃流子孙,结眚刊于帝简,运沈逮于后昆,享年不永,遂没命于长梁之津。 西王母见我苦行,酆都北帝愍我道心,告勑司命,传檄三官,摄取形骸,还魂复真,使我颐胎,位为灵神,于今二百余年矣。〔溺水致命,事同王衍之女,恐即此形骸,皆不复得生,并是反质胎神耳。虽有道心,而无道业,故不得便居仙品也。〕近得度名南宫,定策朱陵,藏精待时,方列为仙。而大帝今且见差领东海侯,代庾生。又见选补禁元中郎将,为吴越鬼神之司。王事靡盬,斯亦劳矣。 若夫冠晨佩青,萧条羽袂,鸣录仙阶,转軿琼室者,虽实素心,而卒日也。恨未便得与玄真并罗,同晏琨墉,察钧韶之遗音,掇灵芝乎幽峰,振翠衣于九霄,儛玄翮于十方耳。方当摄御群鬼,领理是非,处众秽之中间,声交于邪魔之纷纭,事与道德为阔,眼与盱真为踈,孰比熙寂于玄境,逍遥于太初哉。夫同声偕合,物亦类分,相闻邈矣,系景委积。是以名书上清,丹录玄殖,有道之气,与灵合德,托体高辉,故来相从。今赠诗三篇,以叙推情之至也。其辞曰: 〔杨君既为吴越司命,董统鬼神,玄子职隶,方应相关,故先造以陈情也。寻鬼书既异,不应是自运笔,亦当口受疏之耳。〕 畴昔入冥乡,顺驾应灵招。 神随空无散,炁与庆云消。 形非明玉质,玄匠安能雕。 蹀足吟幽唱,仰首玩鸣条。 林室有逸欢,绝此轩外交。 遗景附圆曜,嘉音何寥寥。 〔此篇叙事迹之本志也〕 寂通寄兴感,玄炁摄动音。 高轮虽参差,万仞故来寻。 萧萧研道子,合神契灵衿。 委顺浪世化,心标窈窕林。 同期理外游,相与静东岑。 〔此篇申情寄之来缘也〕 命驾广酆阿,逸迹超冥乡。 空中自有物,有中亦无常。 悟言有无际,相与会濠梁。 目击玄解了,鬼神理自忘。 〔此篇论人鬼之幽致也〕 玄子云:魏时辛毗,字佐治,是七世之孙也。汉建武一年,从陇西徙居颍川阳翟县。毗仕魏世,使持节大将军司马宣王军帅卫尉,封侯。毗子名敞,为河内太守、太常卿。 〔所说并与《魏书》同也。〕 玄子云:庾生者,晋庾太尉也。北帝往用为抚东将军,后又转为东海侯,今又用为酆台侍帝晨右禁监,近取冯怀为司马。侍帝晨如今世侍中,右禁监如世右卫将军,而甚重。 〔如说与前大异,当是后迁侍中领卫,便是胜中怀将军也。帝晨无司马,此是右禁之职耳。冯卫字祖思,长乐人,晋成帝时为太常散骑常侍,卒,追赠金紫光禄阶也。〕 左禁监是谢幼舆,以邓岳为司马。 〔此则准左卫将军也。幼舆名鲲,即谢安伯,谢尚之父也。为王敦长史、豫章郡太守,年五十三病亡,赠太常,谥康侯。邓岳已在前,而云“代周顗为司马帅”耳。〕 郄南昌公先为北帝南朱阳大门灵关侯,后又转为高明司直。昔坐与刘庆孙争免官,今始当复职也。高明司直,如世尚书仆射。 〔前云郄为南门亭长,亭长恐即灵关之职,既以周抚代,故得转司直。而郭长翔《灵语》亦云:“郄公甚屈,为天门亭长。”旧选常用州征二千石,未有三公作也。如此所以得速迁。刘庆孙名舆,中山人,刘越石之兄也。才识辩赡,为东海王越长史。永嘉中,病指疽而亡,年四十七,赠骠骑将军,谥真侯也。〕 何次道今在南宫承华台中,已得受书,行至南岳中。此人在世,施惠之功甚多,故早得返形。 〔前荀公说何始得还朱火,今言已受书,则玄子所受,后成在后耳。〕 周伯仁近见用为西明公中都护,中都护如世太傅之官也。坐选邓攸不平,左降为中护。中护准少傅。 〔周本司命帅,当得程遐代而迁此官也。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仕晋为太子洗马、吏部郎、河东太守,为石勒所没。后得还江东,为吴郡太守、吏部尚书。自咸和元年病亡,赠光禄。攸从胡叛还时,乃弃其已儿,自携亡弟之子来渡江,遂自无儿,绝后嗣。谢安叹曰:“天道无知,令邓伯道无儿。”〕 右辛玄子所言,说冥中事亦多矣。今粗书其粗者耳,不复一二具说。 〔此《记》虽玄子所受,而杂有杨君之辞也。杨书不存,今有掾写本耳。此纸后又被剪缺,恐事亦未必尽。〕 夫至忠至孝之人,既终皆受书为地下主者,一百四十年乃得受下仙之教,授以大道,从此渐进,得补仙官,一百四十年听一试进也。 〔此地下主者,亦即是洞中所记李更等者,非别鬼官复为主者也。一百四十年一进,便入第二等,给仙人使,乃得稍受道教耳。〕 至孝者能感激鬼神,使百鸟山兽巡其坟埏也。至忠者能公犯直心,精贯白日,或剖藏煞身,以激其君者也。比干今在戎山,李善今在少室,有得此变錬者甚多,举此二人为标耳。 〔比干剖心,可为至忠,至于孝子感灵者,亦复不少。而今止举李善,殊似不类。当李善之地,乃可涉忠,而非孝迹也。恐以其能存李元后胤,使获继嗣,因此以成其孝功,所乃论耳。若程婴、公孙杵臼,亦应在孝品矣。李善字次孙,本南阳淯阳李元家奴。汉建武中,元家相继死尽而巨富,唯遗一孤儿名续祖,尚在孩抱,诸奴复共欲煞之而分其财。善乃密负续祖逃瑕丘山中,哺养乳乃为生湩。至十岁余,出告县令钟离意,意于是表荐,悉收其群奴煞之,而立续祖为家。光武拜善为太子舍人,后迁日南九江太守。其事迹正是如此,而《钟离传》所说,少复有异耳。〕 夫有上圣之德,既终皆受《三官书》为地下主者,一千年乃转补三官之五帝,或为东西南北明公,以治鬼神。复一千四百年,乃得游行太清,为九宫之中仙也。 〔以年限言之,是圣德更不及忠孝也。计此终后凡二千四百年,乃得入仙阶,益知前应是夏启,非召公明矣。季子亡后,至晋兴宁始八百八十,计未满千岁,不知那已为明公耶?酆都中所记,都无顿说五帝者,恐此如北帝之例,复有五耶?所以后言英雄者为五帝上相,而北帝有秦皇矣。又《苏韶传》云:“扬雄、张衡等为五帝。”扬、张既非上圣,爵位亦卑,不应得与炎帝为俦,复当或有小五帝不论耳。扬、张之事,亦或不然也。〕 夫有萧邈之才,有绝众之望,养其浩然,不营荣贵者,既终,受《三官书》,为善爽之鬼,四百年乃得为地下主者,从此以进,以三百年为一阶。 〔此事是高士逸民之品也。从主者以去,是入仙阶,不复为鬼官耳。〕 夫有至贞至亷之才者,既终受书为三官清鬼,二百八十年乃得为地下主者。从此以渐得进补仙官,以二百八十年为一阶耳。 〔此格复是小胜高士,而年数倍于忠孝,故知忠孝贞亷,为行之最耳。〕 夫至亷者,不食非己之食,不衣非己之布帛,王阳有似也。 〔此目应以夷齐为标,高士中亦多此例。而今乃举王阳当年淳德自然,非故为皎洁者也。王阳,先汉人也。〕 夫至贞者,纷华不能散其正炁,万乘不能激其名操也。男言之,务光之行有似矣。女言之,宋金漂女是也。 〔贞者非止不淫于色,亦是淡乎荣利也。务光辞汤让而负石投河,宋女恐是子胥所逢浣沙于漂水之阳者,后既投金以报之,故谓之金漂。漂字或应作“溧”字耳。〕 先世有功在三官,流逮后嗣,或易世錬化,改氏更生者,此七世阴德,根叶相及也。既终,当遗脚一骨,以归三官,余骨随身而迁也。男留左,女留右,皆受书为地下主者,二百八十年,乃得进受地仙之道矣。临终之日,视其形如生人之肉,脱死之时,尸不虽直,足指不青,手足不皱者,谓之先有德行,自然得尸解者也。 〔此是先世有阴功密德,不拘于迹者,既非己身所办,故以一骨酬副三官也。此骨恐是质形之骨,非人行之骨,既被遗落,当复重生之耳。火都论仙鬼中诸人,在世有刳腹刎颈,支体分裂死者,永自不关后形,其神先以离出,故今形可得而毙伤残,初不断神矣。而世或有见鬼身不全者,盖是尸魄托骸者耳,非其大神本经之主也。尸解之说,复有多条,已抄记在第三篇中耳。〕 右此五条,皆积行获仙,不学而得,但为阶级之难,造道用年岁耳。要自得度名方诸,不复承受三官之号令矣。 〔此虽五条,而有七事,事中复有轻重,非至志者,亦不办得此例也。今预在学道之品,微微小业,便可与之比肩,况乃真妙者乎。由是言之,可不自督耳。〕 诸有英雄之才,弥罗四海,诛暴整乱,拓平九州,建号帝王,臣妾四海者,既终,受书于三官四辅,或为五帝上相,或为四明公宾友,以助治百鬼,综理死生者,此等自奉属于三官,永无进仙之冀,坐煞伐积酷害生死多故也。 〔酆宫中诸人,职皆是矣。疑荀彧一人清秀整洁,非跋扈虚害,唯以谋谟智策佐魏武耳,乃得为宾友,与汉高等比位,恐当别有旨趣。凡在世有才识艺解,为一时所称者,既没,并即随才受其职位,不必执其在生之小罪,先充诸考谪也。若过为非理,是所不论。若悠悠冗散,不辩异人者,罪无大小,悉当安之。〕 秦始皇今为北帝上相,刘季今为南明公宾友。有其人甚多,略示其标的耳。 〔此是举建号帝王者之宗耳。北帝之有上相,亦当如四明之有宾友也。〕 齐桓公今为三官都禁郎,主生死之简录。晋文公今为水官司命。其楚严公、赵简子之徒数百人,今犹散息于三官府,未见任也。此等名位,自是三官之寮耳,无豫真仙家事矣。 〔五霸亦一时之雄,齐桓、晋文处职并要。楚严公即庄王也。简子虽非霸限,亦擅命专制,所梦天帝使射熊之事,必是北帝之府矣。剑经序称燕昭亦得仙。燕昭,六国时英主,遂不堕于三官。乃知炼丹独往,亦为殊拔也。从论忠孝已来至此,并出掾写剑经中东卿司命所说,即是鬼神事,谨抄出继此,以相证发。自三代以来,贤圣及英雄者为仙鬼中不见殷汤、周公、孔子、阖闾、勾践,春秋时诸卿相大夫,及伍子胥、孙武、白起、王翦,下至韩信、项羽辈,或入仙品,而仙家不显之。如桀、纣、王莽、董卓等,凶虐过甚,恐不得补职僚也。而异域有冒顿、蹋顿、石虎、石勒诸骁杰,亦都不预及言之耳。〕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