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张恨水 > 孔雀东南飞 | 上页 下页 |
五 |
|
▼第二章 听来两月中 光阴最容易过,焦仲卿与刘洪揖别之后,一直不得闲,有半月的时间,没有工夫去会他。这天已经是四月初旬,下午恰好无事,便想到去刘家一趟。刘洪说过,下午总在家中,大约可以会到。这样想着,便向刘家而去。 偏是仲卿猜得完全错了。这天不但刘洪出门去了,便是文氏和兰芝,也已出门去了。因为文氏看到天气甚好,便对兰芝道:“今日天气不坏,兰芝,我带你出去玩一趟。你看,太阳晒得人只要穿件单褂子,地也非常干燥,四五天没有下雨。走起路来,并不吃累。” 兰芝道:“上哪里去呢?” 文氏道:“南门外有条大河,沿河栽了无数的柳树,在那树荫下站着,望望那条清水,有无数的游鱼,游来游去,很好玩的。” 兰芝道:“那野蔷薇和石榴花,乡下很多,我们摘些野蔷薇回来,多好!” 文氏听说女儿愿去,就母女各换一件衣服,看看还只半下午,天色还早,就出门来。先在小河上站一会儿,后又到两处村庄,看看庄稼。兰芝真的摘了一把野蔷薇,又摘了几枝石榴花,太阳刚要下山,母女才一同游罢回家。 她们回家的时候,正好焦仲卿到她们家中拜访刘洪,他自己走到天井里,叫声“刘洪兄”。随着这声音,出来一位少妇,问道:“刘洪不在家中,先生贵姓?” 仲卿见那少妇,好像是刘洪妻子,便拱手道:“我叫焦仲卿。并没有什么要事,不过找洪兄谈谈。既是不在家,改日再会。”说毕,自回转身来,向门口走。 这事真巧,他刚要出门,遇见兰芝在母亲前面走,她跨过门来,叫道:“嫂嫂,我们摘了一大把花。”她顶头相遇,一位二十岁青年,看他穿一件蓝罗单衫,头戴方巾,眉目清楚分列,也不敢多看,只得停步不走,站在门洞里边。仲卿原也是一愣,但是立刻明白了,这必是刘洪妹子。匆匆地一看,鹅蛋脸儿,两道春山,微弯着向里,两汪秋水,正中鼻子微微拱起,看她呆住了,不能不理,便微拱手道:“小姐请进,不会挡住路的。”说毕,便退后两步。 兰芝看这男子,倒还很懂礼节,她拿花在手上,轻轻道了个“万福”,就快跨着步子,向堂屋而去。仲卿看到兰芝走了,正想迈步,正好文氏进来,因此还不曾动身,见着老夫人,又是一揖。 文氏受了人家一揖,连忙还礼,问道:“先生莫非是来找刘洪的吧?” 仲卿道:“是的。刘洪兄已经出去了,在下也没有什么要事,留着下次再谈吧,告辞了。”说毕,又拱了拱手。 文氏道:“坐下谈谈嘛。刘洪是我儿子。足下有什么事要同他谈,那和我谈,是一样的。” 仲卿道:“哦,是老伯母。没有什么话谈。因看见文西园老伯穿一件紫丝袍子,当时问过,知是府上所送。我想你府上这样礼待先生,实在难得。今天无事,过府来,谈谈为学生之道。” 这话倒中了文氏的脾气,笑道:“这也不算什么,一件紫丝袍,要不了多少钱。不过,你足下为这事跑来一定要谈上一谈,足见得足下待先生也一定不错的了。请到堂屋里坐坐。” 仲卿因是老人家所留,不好拒绝,就跟到堂屋里来。这堂屋旁边席子铺得很长,中间放了炕桌,两边摆了两个丝棉墩子,文氏就请仲卿坐在墩子上,自己找个坐的墩子,侧面相陪。 文氏道:“先生贵姓?在哪里做事?” 仲卿道:“在下焦仲卿,如今在府衙中,当了一名小小的书吏。真是书没有念得好,惭愧。” 文氏道:“足下有几位兄弟呢?” 焦仲卿道:“舍下就只有一个妹妹,并没有兄弟。” 文氏道:“这倒巧得很。我家刘洪,与焦君一样。” 仲卿道:“哦,刘洪兄也是一样。伯母家教,实在好得很啊!每天下午,由府门口过,都听见读书之声,想必洪兄受伯母指示在补习功课。” 文氏听到这一问,不好说什么,可是人家问的是好话,不容不答复,便道:“补课不是他,他偶然补习一二。” 仲卿道:“洪兄弹得一手好箜篌啊!” 文氏道:“箜篌你也听过的?” 仲卿道:“听过,听过。记得有一次,西园先生也碰到了晚生,当日下午,晚生经过府上门口,忽听得里面箜篌大作,晚生就站在樟树下面听了一次,真好。” 文氏听说,嘻嘻地笑了,对仲卿的话,并未答复。仲卿因这是一位长辈,也不便多说话,只谈了几句家常话,就起身告辞。文氏也没有留他,这事就这样过去。 却是仲卿虽无心谈话,兰芝听了倒早已心中一动。原来她听到文氏把仲卿留在家中谈话,心中想道:“不要因他碰到了我,少不得要见怪人家吧?人家倒是很客气的,不要错怪人家才好。”她站在堂屋旁边,便偷听一会儿,偷听下来:他说到读书,说到箜篌,都是说好,尤其是箜篌,他说在樟树下听了一次,真好。难道这位焦仲卿,也懂得箜篌吗?当时放在心下,未便说出来。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